第2版:亮点新闻

阳高县改良盐碱地让“白茫茫”变身“米粮川”

  本报讯 土壤改良“量身定做”,无人机除草、喷打叶面肥,田间管理大数据“上阵”……近日,笔者在阳高县牧友恒泰草业有限公司看到,种地更轻松、更智能,现代农业焕发出新生机。
  阳高县三面环山,中部的盆地由于积水面积大,排泄不畅,地下水只好静储盆内,加之地下有亚黏土隔水层,便形成了盐渍化滩地。上世纪80年代,全县盐碱地面积36.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4.3%。
  阳高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坚持不懈治理改良盐碱地。近年来,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盐碱化耕地地力,守牢耕地质量红线,保障粮食安全,阳高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内外科研、农技推广单位、专业合作社,根据不同盐碱化耕地类型及危害机理,广泛开展了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昔日“白茫茫”盐碱地,稳步变身今日米粮川。数据为证:2022年,阳高县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丰”,粮食产量达到5.47亿斤。
  阳高县盐碱地改良示范点上取得的累累“战果”,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更多的农业活力。该县结合几十年来的改良实践,总结示范点在盐碱地改良上的新经验,把治理盐碱地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总体规划、分类整治、多策并举、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到2022年,全县农业部门改造综合治理盐碱地10万多亩。
  阳高县在积极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坚持“大食物观”理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新建、改建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种植青储玉米发展规模养殖。
  “阳高将持续挖掘盐碱重点分布区的潜力,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牧则牧,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在盐碱地上种下新希望。”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仓雄说。(孙展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