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解读我省《关于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省粮食总产量跨上290亿斤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向村延伸、往户覆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9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1%。
为促进打造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我省积极采取三大举措助推我省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面,充分打好农业“特”“优”牌。在充分发挥我省“小杂粮王国”、北方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黄金畜牧生产带等优势,打造全国优质小杂粮、中药材、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依托“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专业镇、特色产业村。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扩大“有机旱作·晋品”品牌影响力,做强特优品牌,实现优质优价。
在加快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着手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统筹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县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持续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酿品、肉制品等百亿级产业迈上千亿级,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化联合体,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加强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健康养生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深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以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为牵引,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康养、农事体验、帐篷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精品线路,推进农文旅融合,农工商互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乡村产业兴旺起来。(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