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省牧草产业体系筛选品种防控病虫害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2019-2023年,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收集了从国内外引进并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60份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在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和山阴县开展了种质资源的田间评价工作。筛选出适合山区旱地种植的和适合平原盐碱地灌溉条件下种植的十几个品种,亩产较之前提高了2-3倍。同时在国家牧草种植资源圃(太谷)对优异种质资源入库登记,为后续进行杂交培育高产、优质的燕麦当家品种提供基础材料。”日前,省现代农业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侯向阳介绍说。为适应我省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更好满足不同生产条件对燕麦品种的需求,自2019年以来,省现代农业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种质资源登记保护、适宜品种筛选和培育、病虫害防治和提高产量、提升科技含量等全方位破解牧草产业瓶颈难题。
  据介绍,我省是裸燕麦、莜麦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种植历史悠久,以莜麦为食材制作的各种杂粮面食,已成为山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名扬海内外。燕麦地上部分刈割后能提供青饲、调制干草、制作青贮饲料,是仅次于青贮玉米、苜蓿的第三大饲草植物。由于燕麦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和耐盐碱能力,非常适合在我省高海拔山地、盐碱地上种植,是三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生态草种。
  “在筛选品种方面,我们主要筛选出了适宜山区旱地种植的早熟品种‘矮马’、中熟品种‘牧歌’和‘陇燕2号’、中晚熟品种‘贝勒’和‘青甜1号’、晚熟品种‘甜燕3号’和‘牧乐思’,以及适合平原盐碱地灌溉条件下种植的早熟品种‘矮马’,中熟品种‘特牧’和‘牧歌’、中晚熟品种‘牧丰’和‘牧思特’、晚熟品种‘梦龙’等十几个品种。”侯向阳介绍说。
  长期以来困扰我省主要燕麦产区持续暴发流行的炭疽病、叶枯病、白枯病和蚜虫等病虫害,使我省种植的饲用燕麦达不到商品草级别,市场竞争力不强,给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测算,仅炭疽病一项每年造成饲用燕麦的经济损失高达2700-4300余万元,严重影响种植者积极性,导致我省饲用燕麦种植面积连年下降。针对这一问题,省现代农业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田间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筛选出新型、高效、无毒杀菌剂,研发配套植保无人机喷施技术。
  体系同时联合山阴县骏宝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鲁区牧源草业有限公司、天镇县千叶牧草有限公司建立了饲用燕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田,实测数据表明每亩投入7元防治成本,能提高300-400元的收益,且A、B型商品干草达到了1级标准。同时,从收集到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个高抗炭疽病品种“牧乐思”和“萨摩”,高抗叶枯病品种“陇燕1号”“燕王”“美达”“林纳”等,高抗白枯病品种“特牧”“理查德”“爱沃”“蓝鸟1号”“速锐”等,抗蚜虫品种“白燕2号”“陇燕3号”等。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体系还组织撰写了研究报告,可为生产企业及育种专家提供参考,并制定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燕麦草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监测技术规程》和企业标准《燕麦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使我省燕麦生产有种可用、有章可循,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