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长治试验站

岗站协作联防联控玉米双斑萤叶甲为害

  本报讯 7月8日至9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长治试验站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张永军团队专家到长治试验站基地,联合山西农大“特”“优”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对漳河灌区玉米核心示范片区双斑萤叶甲发生情况、种群虫口数量、诱捕诱芯效果筛选、色板诱杀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捕捉2万余只活口成虫,进行实验室饲养供下一步科学研究。
  今年5月开始,晋东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较常年平均值偏低,玉米大田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随着旱情的进展,双斑萤叶甲虫害的发生较往年提早20-30天,范围较广。
  双斑萤叶甲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是为害玉米生产的一种新型害虫,具有迁飞性和群集性,成虫存活期可达一个月以上,主要以成虫为害为主,幼虫也存在为害玉米幼苗根系,蛀食,形成隧道的情况。成虫主要取食叶肉,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吐丝期集中咬食花丝,影响授粉结实,后期取食灌浆期的籽粒,造成籽粒缺损,残损口易形成其它病原菌的侵染通道,引发穗粒腐病。7月至8月份是为害高峰期,高温干旱利于虫害的发生,黏土地、地边杂草多的地块发生偏重。
  专家团队对当前双斑萤叶甲虫害防控提出了防控技术建议:一是化学防治。鉴于当前属于成虫盛发期,建议使用药剂进行防治,药剂包括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2000-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功夫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策略上,应遵循“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二是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双斑萤叶甲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蜘蛛等,应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天敌造成过多伤害。三是人工防治。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迁飞性,可以利用捕虫网进行捕杀,降低虫口基数。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药剂使用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在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科学制定防控方案。 (阎晓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