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崔家村,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土地是我的衣食父母。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却没能给我带来幸福快乐的生活,原因很简单:我虽然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但是没有好好利用它,开发它应有的潜能。
20世纪初期,我有两个孩子上学,家庭不但没有积蓄,就是日常生活也过得紧巴巴。2005年的一天,我看到村里的葡萄种植专业户说起病虫害防治、施肥、喷药头头是道,种出的葡萄外形美观、口感香甜。就问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原来是他们订阅了《山西农民报》,回去后便立刻订了份报纸。当我打开报纸,便被种植葡萄的相关报道深深吸引,随后每一期报纸我都会很仔细地阅读。“一要少施化肥,多用优质农家肥。生长期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二要合理整形,运用科学的整枝技术,保证结果质量;三要适时疏花剪穗,强化花果管理;四要合理用药,尤其要精准使用药剂……”《山西农民报》怎样科学种植葡萄让我着迷,我决定搭建棚架种葡萄。我们一家四口,种3亩地葡萄,家里院子装修一下改做农家乐,第三年纯收入近5万元,2004年我和姐姐在温州打工一年到头也存不了2万元,现在又不用背井离乡还能挣钱,这日子真是好过。
2008年3月,在《山西农民报》上看到一篇“你想致富吗?请种草莓”的报道,读后深受启发。当月我寄出40元钱从平定县农科所引进了40棵“宝交早生”草莓母株。经过6个月的精心培管,到10月份时,已繁殖到5000多棵草莓小苗,栽植在自家的9分多地上。第二年5月,草莓成熟,鲜果拿到市场出奇得好销,最后一算账,收益1800多元。那一年,我家率先走上了小康,在镇上购买了一套新房,冰箱彩电洗衣机一应俱全。
我种植草莓获得成功,成了当地一大新闻,也激发了周边群众的种植热情。在我的带动下,我们村草莓的种植面积有700亩之多,年收入都在50万元左右。我们村也成为全县有名的“草莓村”,多次被《山西农民报》、古浪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作为致富典型来报道。
2014年,我从《山西农民报》上看到种植枇杷和无花果可以赚钱,我又开始种植枇杷和无花果,《山西农民报》上从整地、催芽、播种、育苗、定植到肥水管理,每一步都有提示。年收入上万元不在话下。作为花甲之年的农村老人来说,现在的我呀,电磁炉、微波炉、冰箱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冷热有空调,洗澡有浴室,外出有电动自行车,平时想吃啥就买啥,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因为一份《山西农民报》,我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如今,我仍然每天都坚持读《山西农民报》,在报上获得致富信息,愉悦身心。我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我作为小康路上的一员,我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致富成绩给党和政府交上满意的答卷,我也会通过科学种田,带动其他脱贫户一起奔向小康。
平定县张庄镇崔家村 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