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所“特”“优”工程项目

“水肥一体化‘四优’抗逆高产技术”实现双季超“吨半粮”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今年我们公司的核心示范田实现了冬小麦、夏玉米两季亩产超‘吨半粮’,达到1841.12公斤,这是我们与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开展科企科技合作与标准化生产的成果,明年公司将打造百亩方‘吨半粮田’,这都是小麦所专家们的功劳。”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峰高兴地说。
  让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受益的技术模式,是由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实施的“特”“优”工程项目——“冬小麦-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技术示范”。
  “‘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高产栽培技术’是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小麦玉米有机旱作栽培团队以水肥一体化技术走向大田作物为出发点,以‘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节水减肥单产提升’为目标研发的新技术体系。该技术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双季周年高产在品种、种植、灌溉、施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滴灌、微喷灌水肥一体化为载体,通过优化小麦玉米品种周年搭配、优化种植增密技术、优化肥水精准管理和优化病虫防控抗逆措施,提高周年光热水肥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该项目主持人裴雪霞研究员介绍道。
  据了解,山西农业大学“特”“优”项目主要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和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合作实施,建设示范基地,打通科研成果快速走向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有助于服务地方经济。
  2024年该项目组在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卫乡南北庙村共建设“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500亩。其中冬小麦通过种植抗逆高产品种、“四适”宽幅精播,施足底肥+生育期变量水肥调控增穗增粒延衰、防冻防干热风防病虫关口前移等技术,核心示范田经专家实收测产,亩产达797.09公斤;夏玉米通过种植耐密品种、硬茬宽窄行增密播种、早滴水齐苗、前控后促少量多次水肥管理、防旱防病虫和“一喷多促”等技术,同地块经专家实收测产,亩产达1044.03公斤,周年两季亩产达1841.12公斤。
  据小麦玉米有机旱作栽培团队负责人党建友研究员介绍,“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是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2023年、2024年山西省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和有机旱作农业重点推广的技术。核心技术通过“四优化”,最大限度提高水肥气热利用效率和抗逆减损,实现“一降、二提、三省、四增”,即降成本,提单产、提效益,省水、省肥、省工,增种植面积、增(穗)密度、增穗粒数、增粒重而高产。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1期

  • 第2024-09-27期

  • 第2024-09-24期

  • 第2024-09-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