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地获知《山西农民报》已创刊75周年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业余新闻通讯员,我特别高兴,也感慨万千。十余年来,《山西农民报》陪伴我走过新闻采写、文学创作的风风雨雨,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我机缘巧合调到林草部门工作,第一次接触到《山西农民报》。我被这份服务“三农”、贴近生活、很接地气的报纸深深吸引。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采写了一篇有关新绛县发展花椒产业的短稿,通过邮箱投给了报社。未承想,几天后全文刊发,这使我感动万分并铭记在心。
良好开端,好事连连。2015年以后,我陆续采写了《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如火如荼》《栽植青年林一起向未来》《乡村奏响“绿色和美曲”》《夜半椒农培训忙》《“板栗薯”种出新希望》及新春走基层《防火营地显担当》等30余篇反映“三农”工作、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新闻报道,均在《山西农民报》发表。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但也可以说是刚刚入门的“小学生”。在全新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我得到了《山西农民报》“文化版”编辑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厚爱。几年来,我先后在《山西农民报》发表了《红火热闹的新绛火锅》《范仲淹留给绛州的千古诗篇》《诗词里古城绛州》《华灵庙前的沉思》《我爱海棠花》以及《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我的奶奶》《妈妈做的槐花饭》等10余篇散文。
这些文章的刊发,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每一篇都倾注着报社编辑老师的辛勤劳动和心血。他们修改的建议和意见,都成为我创作路上的宝贵财富,更激起我未来创作的热情。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文化和物种资源,是寄托百姓相思的乡愁。这几年,我借着下乡的便利,探访、了解了许多古树的生长情况,从中挖掘、搜集到众多传说故事,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我将这些珍贵素材进行整理,撰写成《程咬金妙计解难题》《龙香古柏的传说》《古村深处古树情》等10余篇散文,先后在《山西农民报》发表,受到了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赞许。凭借着这些成绩,2022年我成功地入选山西省作家协会。
屈指数来,《山西农民报》伴随我已走过了15个春秋。一路走来,她为我的生命历程增添了耀眼的亮色,她给了我鼓励,给了我精神力量,给了我极大帮助和深深教益。
在《山西农民报》创刊75周年之际,我衷心地向贵社表示热烈祝贺!祝愿贵报越办越好!祝贵社全体领导、老师生活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绛县林业局退休干部 张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