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乡土文化

大小寒之间

  在二十四节气中,大寒与小寒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这两个节气之间,往往伴随着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意,以及不期而至的纷纷扬扬的大雪。雪,仿佛是大自然在岁末年初赠予人间的一份礼物,既纯净无瑕,又满载着对来年丰收的期许。在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人们感受着季节更迭的韵律,也体会着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初雪轻拂,寒意渐浓。小寒时节,虽已入冬多时,但真正的严寒似乎还在酝酿之中。这时节,若有一场初雪悄然降临,便足以让整个世界焕然一新。雪花轻盈地飘落,不急不缓,像是天空中撒下的绵糖,覆盖了屋檐、树枝和田野,给沉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此时的雪景,最宜用诗词来描绘。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以温馨的场景勾勒出一幅冬日友人相聚的画面,虽未直接描写雪景,但那“晚来天欲雪”的意境,已足以让人感受到雪前那份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以及即将到来的雪夜所带来的温馨与期待。
  过了小寒,便是大寒,此时的气温往往降至一年中的最低点,而大雪也变得更加频繁且猛烈。不同于小寒时的初雪,大寒期间的雪,往往伴随着呼啸的北风,洋洋洒洒,遮天蔽日,将整个世界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仙境。想起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之句,用以形容大雪之夜,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想像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如同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又似流星雨般划过天际,既壮丽又梦幻,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我们则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雪覆盖下的孤寂与超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以极简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大雪过后,万籁俱寂,唯有一位渔翁独坐于寒江之上,享受着这份与世隔绝的宁静的场景。这不仅是对雪景的描绘,更是对心灵深处那份超脱与自由的向往。
  大小寒之间的雪天,虽然寒冷,却也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希望。在这样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围炉而坐,共赏雪景,分享着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打闹,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中,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甜蜜与幸福。大人们则忙着准备年货,筹备春节,每一个忙碌的身影背后,都是对家人团聚、新年美好的深切期盼。
  清代诗人郑燮的《山中雪后》写道:“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雪后初晴的美景,更透露出一种孤高清绝的意境,寓意着在严寒与孤独中,依然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在这样的季节里,每一场雪都像是大自然对人间的一次深情告白,它用寒冷考验着生命,用洁白净化着心灵,更用无尽的美丽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大小寒之间的雪天,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心灵的洗礼,它教会我们,在寒冷与困境中,也要学会寻找温暖,保持希望,因为每一个冬天都不会永远持续,春天总会到来。
  大小寒之间的雪天,是冬日里最动人的风景,它用最纯净的方式,讲述着岁月的故事,传递着生命的哲理。在这样的季节里,让我们去欣赏每一片飘落的雪花,去感受每一份来自自然的馈赠,相信无论多么寒冷的冬天,都无法阻挡春天的脚步。正如那句诗所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青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0期

  • 第2025-01-07期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20期

  • 第2024-12-17期

  • 第2024-12-13期

  • 第2024-1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