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忻府区匡村“五强五化”走特色发展之路

  本报讯 在忻州市区繁华地段,有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忻府区新建路街道匡村。这里仅有耕地604亩、果园240亩,村(居)民主要收入依靠个体经商、民营企业、房屋出租与外出务工。近年来,匡村党总支、村委会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五强五化”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强党建,学习教育突出“常态化”。匡村聚焦“以学铸魂”,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以案促学、以讲促学、以研促学、以考促学等方式,先后开展2次专题演讲、30余人次上门送学、226人次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为乡村发展筑牢纪律根基。同时,依托党建阵地,用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党建长廊的励志标语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队伍,后备力量培育“深度化”。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匡村“两委”深入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3年行动。包村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网格员全员参与,对3997户9145人进行摸底排查,经分类汇总,将392人纳入11类人才库。像张振兴、李志德等优秀后备人才,每年提供350个就业岗位,开展创业培训服务,部分已成为村“两委”成员。
  强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多元化”。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匡村积极开展村企合作,与华影文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集美食、文化、娱乐、演艺为一体的“文旅小镇”,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8万元,解决245名村民就业。挖掘地域优势,与忻州和美医院等多家单位和商户签订租赁村集体资产、资源合同,年增收58万元。支持光明街区域住户利用紧邻“忻州古城”景区的优势,发展25户民宿。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0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5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
  强治理,网格职能建设“精细化”。面对常住人口居住分散、外来人口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匡村党总支聚焦“精准化管理”。深化“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等组织的“共商、议事”作用,实现决策民主化、监督制度化,以“小网格”激活乡村自治“大棋局”。
  强服务,民生实事办理“落地化”。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针对村内自来水供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严重老化、堵漏频发的问题,村“两委”班子访民情、聚民意,投资280万元实施自来水接入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本村及周边756户居民用水难题。此外,村集体每年为考入高中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约10万元奖学金,为村民每人缴纳80元医疗保险补助(共50万元),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120万元养老金。
  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崔利君表示,未来将依托紧挨“忻州古城”的区位优势,对村内可利用资产、资源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创新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富裕、美丽、民主、文明的“新匡村”。(王丑龙 刘娟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