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立
芮城县古魏镇柳树斜村村民。通过读书学习撰写多篇科技文章指导果农种植,后被评为果树农艺师。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终身伴侣。古稀之年的我,回首自己的读书生涯,无论是少年时的乐趣,中年后的职业需求,还是老年的生活爱好,这“三部曲”中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书报,恰似风光无限的丛林,始终吸引并陪伴着我不断探寻追索,已然成为我永远戒不掉的生活习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生活在芮城县中条山脚下一个叫柳树斜的小山村。少年时代我便喜欢读书。然而在那时,读书也有苦恼之处,毕竟那是“书荒”岁月,家里乃至整个村子都没几本书可读。无奈之下,我只好用压岁钱到旧书摊淘回几本《林海雪原》《红岩》之类的小人书。好不容易得到一本好书,第一件事便是用牛皮纸给书本包上“保护衣”。即便如此,往往一本小人书翻得破旧不堪,我还当作宝贝般珍藏着。有种子就能发芽,杨子荣、江姐等英雄人物在我心中扎下了根,让我至今由衷地崇尚英雄、致敬模范人物。
参加工作后,我进入县果品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员。年轻单纯、精力旺盛的我,爱学习、肯钻研、不怕吃苦,晚上在灯下学习理论,白天实地观察、开展实践。通过不断摸索探讨,我终于总结出一整套防治各种果树病虫害的办法。在阅读内容上,我重点聚焦果树专业,多次撰写农业科技文章发表在《山西果农报》上。我还和本单位马秋云共同编写了《家庭果园管理手册口诀100首》,印刷1万本免费赠送给全县果农。通过读书学习,我不仅充实了自己,被评定为果树农艺师,还因广泛推广运用植物ABT生根粉在果树上的应用,获得国家级奖项,夏县、临猗县以及本地果农也给我送来了“送科技、兴果农”之类的牌匾。
书香伴流年,岁月如花开。不知不觉我已步入古稀之年。有书相伴的日子,美好而充实,让人不觉得年龄渐长,仿佛多了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知己,心中满是庆幸与珍惜。“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确实如此,有书在身边,便不觉得烦恼,仿佛全身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香氛蒸腾,独享其乐,明显感觉自己年轻许多。这,恐怕就是我一辈子读书最真实、最深切的体验。
从少年、中年,再到老年,我这读书生涯的“三部曲”,让自己困顿的身心更加轻松超脱,远离纷扰,怡情怡性,一洗胸襟,何等惬意!
王会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