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农资大观

缓控释肥:品类“长红”的密码

  缓控释肥在国内推广20年仍然有增量,其品类“长红”的密码是什么?

全球缓控释肥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

  广义上,缓控释肥是指一种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克服传统化肥溶解过快、养分易流失等缺点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化肥。全球缓控释肥发展较快,据相关咨询公司数据,2023年全球缓控释肥料市场规模为135.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91.0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6.4%。其中,我国产能最大,北美第二,欧洲第三。
  缓控释肥的高端市场一般是指苗圃、观赏植物、盆栽土行业;中端市场在于运动场、高尔夫球场草坪;大宗市场则是经济作物、大田作物、种植园。在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对特殊肥料需求不断增长,法规对氮磷的使用量的限制,精准农业发展,对集约化作物和高亩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和消费国家。我国缓控释肥的技术和标准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产业化规模和推广应用面积达到全球最大,已掌握了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民向笔者介绍我国缓控释肥的技术发展情况。“包膜控释肥最早由国外研发,主要应用在花卉、草坪上,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2006年,金正大集团最早投产的缓控释肥达到产业化规模后,打破了国外垄断,我国才真正有了商品化、产业化的缓控释肥料。”

我国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第一个将缓控释肥应用到大田,将贵族肥料变身为平民肥料的国家。截至2025年2月,全国涉及缓控释肥经营的企业共 734家,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份。其中有463家企业从事缓控释肥的生产制造和技术研究。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缓控释肥产量为700多万吨。

我国缓控释肥应用作物及区域情况

  我国的创举,就是把缓控释肥的应用从花卉、园艺拓展到大田。目前,我国90%的缓控释肥用于大田及经济作物,5%用于花卉、草坪,5%用于出口。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数据,中国是缓控释肥最大单一市场,市场规模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2%,由主粮作物(玉米、水稻)和政策驱动主导。缓控释肥在中国的普及,不得不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金正大主倡的种肥同播技术。20年来,金正大依托农化服务中心、作物研究所,开展测土施肥、栽培和植保技术学习、试验示范、技术咨询和培训、产品推广和精品示范田建设、市场开拓等工作,创新“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缓控释肥推广模式。截至2024年,金正大缓控释肥示范推广扩大到全国主要省区市,累计推广1.6亿亩,已基本实现了缓控释肥在所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上的示范应用。

出海或将成为企业的未来增量路径之一

  金正大2016年全资收购欧洲第二大缓控释肥企业——荷兰 EKOMPANY 公司,依靠荷兰工厂辐射更多的企业和地区。目前金正大更是提出了模式出海的理念,向全球共享缓控释肥技术包(涵盖从肥料配方设计、生产工艺优化到田间应用指导的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和产业模式;茂施控释肥已批量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并获得欧洲 REACH认证……我国缓控释肥等品类日渐崛起,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出海的高附加值产品也在不断增多。
  无论出海企业选择哪种“登陆”方式(输出产品、品牌,还是服务以及模式),可能都需要打造“全球化的技术研发、多国参与的产品制造、国际领先的农业服务”为特征的多赢价值体系,才能在全球农业坐标系中赢得自己的位置。

农资与市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4期

  • 第2025-06-20期

  • 第2025-06-17期

  • 第2025-06-13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