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膜下滴灌让翼城孝义村玉米出苗率超95%

  本报讯 盛夏时节,翼城县王庄镇孝义村的玉米田里,一排排玉米高大挺拔、棒大粗壮。现代化的灌溉设施与整齐的农田,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这喜人景象,得益于该村村集体携手当地农业托管服务组织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
  孝义村下辖北王壁、南王壁两个自然村,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赋予了这里充足的日照,但季节性干旱却常年困扰着农户。为应对春播期干旱、解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孝义村集体一班人与当地托管服务组织:翼城田禾农业托管运营有限公司和翼佳人田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以“公司+村集体+大户+小农户”的托管模式为纽带,联合种植大户与小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干种湿出”“滴水出苗”技术,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式。
  对于膜下滴灌的优势,孝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文强介绍道:“不仅能节约用水,地膜覆盖使土壤温度比露地高出2℃-3℃,有效延长了玉米生长期;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使用;结合土壤监测数据开展的精准施肥,避免了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真正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的科学管理。今年春播,我们村1590亩玉米出苗率超过95%。”
  在播种环节,经过改造的播种耧成了“多面手”,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铺滴灌带、覆膜、播种、镇压六道工序,不仅节省了30%的人工成本,还保证了种植标准的统一。播种机加装地膜、滴灌带铺设系统,配合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在地势不平坦的情况下,保证株距、行距、播深一致,提高播种质量。同时实施宽窄行种植技术增加玉米苗的通风透光率,促进玉米苗的生长。
  据了解,膜下滴灌种植使每行玉米都有专属滴灌带,水肥精准灌溉到根系,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与以往相比,每亩地可以多种700多株,多产100多公斤,加上统一管理优势,每亩可增收四五百元;同时,该技术还能让玉米成熟期提前近一个月,实现一年两作。 (宋榜娟 李亚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