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美丽)7月27日,山西德利农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诚邀全国50余家规模以上种子繁育、谷子生产、品种推广、小米加工等企业,在长治市召开了以长杂谷2922为主的“长杂谷、晋杂谷”全产业链高峰论坛会。
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原向阳教授、副首席王军研究员、岗位专家郭杰教授和李会霞研究员参加了本次论坛会。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以及来自全国的杂交谷加工销售推广企业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聚合科研院校、种业企业、加工企业等各方力量,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深入探讨以长杂谷2922为主的“长杂谷、晋杂谷”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加强产学研、种加销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衔接与协同发展。
据介绍,长杂谷2922是以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为第一选育单位,2021年登记的谷子早熟、矮秆、宜机收谷子杂交种。据该品种的主创科研专家、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李会霞研究员介绍,长杂谷2922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抗倒性好,高产稳产性强;成熟时绿叶黄谷穗,熟相好,平均产量500公斤左右;该品种适宜于在西北春谷早熟区无霜期130天以上的地区种植。2022年该品种转让予山西德利农种业有限公司推广,三年来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份推广20万余亩,推广势头良好。
“长杂谷2922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熟期更适中,耐旱型、抗倒性更好,出谷率更高,一般亩增产可达到50-100公斤,是早熟区理想的换代型品种。”山西德利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泊涛说。
论坛会上,与会专家分别从杂交种的育种、生产、产业升级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山西德利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泊涛分析了近年来的谷子产业行情,指出种业企业、种植端、加工企业要协同发展,订单农业是未来的谷子产业发展趋势,并建议科研、种子企业、加工企业要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发展;山西晋怡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小米加工企业负责人,均肯定了合作才能共赢这种战略思想。会上,山西晋怡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山西德利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举行了“长杂谷、晋杂谷战略合作”揭牌仪式。
本次大会展示了最新科研新品种,种子企业和加工企业增进了互信友谊,整合了优势资源;通过合作模式创新,共同探讨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可持续高质量产业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振兴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