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苹果主产区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态势。
陕西省作为传统优势产区,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然而该产区仍面临霜冻和干旱等天气风险的制约,可能对最终产量形成威胁。
甘肃省则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今年产量增幅将达15%-20%,按照当前发展趋势,甘肃有望在2026年超越陕西成为全国最大苹果产区,这种区域格局变化对全国苹果供应结构和品质特点将产生深远影响。
山东省作为老牌产区,受果园老龄化、品种更新缓慢等因素影响,市场份额持续下滑,预计今年将降至20%以下,被甘肃正式取代第二大产区地位。这种产区更替不仅影响供应总量,也改变了苹果品质结构和上市节奏。
库存结构中,西北产区果农货源基本清空,剩余库存集中在客商手中,导致惜售情绪明显,为现货价格提供了强力支撑。低库存状态预计将持续至新果上市前,成为影响晚熟苹果开秤价的关键。
今年苹果套袋数据显示,全国减产幅度有限(预计约2.03%),但需关注果实膨大期的天气(如冰雹、降雨)对商品率的影响。
当前冷库库存约90万吨(截至7月初),远低于往年同期,库存压力较小,支撑现货价格。
富士苹果是晚熟苹果的主要品种之一,预计其价格在今年表现较为突出。优质的红富士苹果,预计每公斤价格在10-16元左右。一些经过特殊种植技术培育的富士苹果,如有机富士苹果,价格会更高,每公斤可达20-30元。
秦冠苹果价格相对富士苹果可能会略低一些。普通品质的秦冠苹果预计每公斤价格在6-10元左右。不过,如果秦冠苹果是通过精细化管理种植出来的,比如采用矮化密植技术种植的,其品质和外观更好,价格也会接近富士苹果的价格,预计每公斤在10-14元之间。
其他晚熟品种:像嘎啦等晚熟品种,虽然在口感上可能不如富士和秦冠,但由于其产量相对稳定,价格也较为平稳。预计普通嘎啦苹果每公斤价格在6-8元左右。
总之,今年晚熟苹果价格的走势,核心取决于8-9月气候条件与新果实际产量。建议产业各方密切关注主产区天气报告及套袋最终数据,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同时把握消费升级趋势,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获取超额收益。
西北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