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振兴乡村传统文化的好教材

  •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常欢庆任主编、翟铭泰任副主编,带领一个创作团队,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奉献家乡,全面收集传统村落资料,历经3年寒来暑往,编纂完成的《翼城历史文化名村(第一辑)》,不久前由三晋出版社出版。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翼城县委、县政府重视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积极落实国务院制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至目前为止,已有西阎镇、隆化镇两镇成功申报为中华历史名镇和山西历史文化名镇,西阎镇的古桃园、曹公和隆化镇的史伯村,上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中国传统村落统计,县境内有16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一粒粒熠熠生辉的珍珠散落在古都的山庄窝铺,相映成趣,诉说着昔日的光辉。
      《翼城历史文化名村(第一辑)》封面设计独具匠心、古朴大方;书名采用传统繁体字,与叙述内容相得益彰,呈现出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书脊采用古布装的要素,以红色为主调,配制以典籍毛边和现代线装相结合的技艺,开合十分方便;内容形式编排充分留白,供配图和读者或记阅后之感,或对内容考证、质疑留下了记载、表述的空间。
      全书共叙述了30个名村,先从村名起源上说起。引子或为历史事件,或为民间传说,用层层剥笋的办法,将其起源、发展、创新的历史娓娓道来。这一结构形式,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对每个名村的形象记忆。其后名村介绍中,不是遍地开花,而是以传统文化遗产遗存为重点,浓墨重彩揭示其辉煌的历史,建筑风格的精美。如曹公村四圣宫、城内村木石牌坊等国宝,进行了详尽介绍,对提高人民群众传承、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中涉及30个名村非遗项目,从级别上分类:有国家、省、市、县(区)4级目录;从项目类别上分类: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和民俗等。对摸清乡村传统文化家底,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
      《翼城历史文化名村(第一辑)》很重视艺术呈现手法,语言表达,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文字运用,具有严谨性、简约性。本书副主编翟铭泰是当地资深文史专家,不仅有广博的文史知识,更有数年的文物保护专业实践经验。在把握全书的语言表达风格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四言句、五言句、七言句的运用,读起来朗朗上口,诸多重大历史件,到了他的笔下,虽文字简约,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本书很注重文字的通畅、鲜活和灵动。一则则民间故事的娓娓道来,既对复杂事物的叙述避免了繁琐考证,又对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形象的表述,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同时,唤起了读者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尽一份传播之力的自信心、自觉性,不由得得到了提升。
      《翼城历史文化名村(第一辑)》图文并茂,500幅图片的插入,佐证了历史的辉煌,无声似有声。武池元代舞台的高大壮阔、中贺水泰岳庙戏台造型之奇特,一帧帧图片让人回味无穷,更增强了人们对众多戏曲文化的热爱和代代传承的自豪感、使命感。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民居、厚重精美的门额牌匾,巧妙排列,有效地深化了人们对厚重的地方民俗文化本质形象化的再认识。

    董文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8-04期

    • 第2022-08-03期

    • 第2022-08-02期

    • 第2022-08-01期

    • 第2022-07-31期

    • 第2022-07-30期

    • 第2022-07-29期

    • 第2022-07-28期

    • 第2022-07-27期

    • 第2022-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