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在意识形态愈加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空间,主流媒体更应承担起强化主流价值引领的责任与担当。
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因自身特有的传播属性和历史沿革而具有先天的话语权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媒体边界。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文化繁荣的新载体,必然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伴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可以说,媒体融合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受众视听需求不断多元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参与自媒体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同时,短视频和在线直播用户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3%。同时,数据显示,到2021年,我国全职从事自媒体运营的人数达到了370万人,而兼职人数则超过了600万,这意味着有970万人在从事这一行业。自媒体行业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媒体融合发展是我们党把握传媒规律、顺应历史大势所做出的一次战略谋划。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规律和趋势,不断强化自身优势、保持内容定力、坚定话语权自信。
当前,在媒体形态与传播方式多元多变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仍享有多年积淀形成的优势。一是权威性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媒体始终不渝的生命线。传统媒体是在党的领导下,参与新闻事业和舆论宣传工作的主体,其发布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信息在进入到公众视野之前,一般都会经过较为严格的筛选、审校和考证,虽然失去了传播速度的优势,但却保证了信息的质量和权威。同时,也让公众对传统媒体平台所发布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也更为认可。这也使得即使信息发布速度不及新媒体,但公众在快速获悉新媒体消息后,仍愿在传统媒体上进行确认。二是品牌和团队优势。传统媒体起步早,经营发展时间长,因此在受众中享有先发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这种品牌优势连同内容的权威性,更容易得到受众的接受和认同。这也使得传统媒体在活动、广告甚至发展全媒体的过程中拥有品牌延伸的优势。而品牌和固定受众则是自媒体在创立发展过程中最先要面临的难题。同时,传统媒体在多年的实践中,也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拥有专业的采编队伍。三是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传统媒体积年累月的发展营运以及专业采编队伍多年的工作实践,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也建立了广阔的信息渠道。这些要素让传统媒体构建起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事实上,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主流媒体仍是大量原创性首发报道的生产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原创性报道正是许多自媒体的信息和素材来源,且从深度广度高度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融合路上,传统媒体要扬长补短,坚定话语权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思想越复杂,媒体越多元。近年来,媒体从业者无不感受到融合的决心之大、步伐之快。传统媒体在不断加大力度发展新媒体,促进融合发展。既然要融合,就要扬长补短。传统媒体在把握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补短。首先,要补速度之短。既要建立旗下新媒体,借助科技手段补足速度劣势;也要主动融入自媒体,在竞争中显优势。例如,在更贴近生活的短视频快手平台,截至2022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的粉丝量分别为6139万和4329万,稳居平台排名前十。他们的短视频节目可以做到即时更新,极大地解决了速度之短。其次,要补供给之短。当前自媒体提供的内容精彩活泼,但不少来自对新闻的二次加工,而专业媒体、主流媒体则显供给不足。因此,传统媒体要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制作手段,在成为官方信息传递员的同时,打通作品感染人、吸引人的“最后一公里”。
在扬长补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及旗下新媒体要保持内容定力,坚定话语权自信,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作者:山西日报编辑中心 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