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令人愤慨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专门把目光盯在老年人身上,养老诈骗手段花样翻新,防不胜防,屡禁不止,尤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诈骗触目惊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骗子为利益所驱动,把手伸向老年人本不宽裕的养老金,其行为有违公德,为人所不齿,必须严厉打击。另一方面,是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还需要不遗余力加大宣传力度,不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强化宣传,要从骗子的话术、行为上倒推其行为逻辑。举凡诈骗,巧言令色,施以小惠或画饼充饥,最终获取不义之财。殊不知,巧言令色,鲜矣仁。骗子很善于捕捉老年人心理上的弱点和需求。老年人群体的情感寄托更多地体现在儿女身上,而儿女们正是干事创业的年纪,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有意无意会有所忽略。很多案例中,骗子就是乘虚而入,爷爷奶奶地叫着,由此来取得老人们的信任,直至言听计从。一些老年人爱贪小便宜,骗子往往以小恩小惠为钓饵,吸引老人们的关注,进而心甘情愿地落入骗子的陷阱。老人们一生勤俭,并不是不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但在诱饵面前,往往会失去鉴别力。所以,宣传的角度要抓住骗子的“七寸”,把骗子的行骗手法一步一步分解开来,以案说法揭穿套路。
从宣传手段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诈骗手法几乎在同步更新,而老年人群体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上,恰恰是“小学生”。所以,防诈宣传既要与时俱进,又要适合老年人习惯,报纸、电台、电视、楼宇电子屏、街头海报等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老人们惯于接受,不妨提高更新的频率。而通过手机的新媒体宣传也不可缺位,可以帮助那些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下载官方的反诈App,还可以通过各式短视频、公众号公开案例,公布举报电话,从而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
从宣传的受众群体来看,宣传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群体,而是要拓展到中青年群体。作为子女的中青年群体既要接受反诈宣传,又要积极进行反诈宣传,用心帮助父母看住养老金,以切实的关爱填补老人们的情感空白,以理智的判断帮助父母长辈识别诈骗。毕竟,老年人还是最相信自己的儿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守护好老人的养老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如果老人知道自己被骗,损失的不仅是辛苦积攒的钱财,心理上还会遭受强烈的挫败感,久难治愈,一定要千方百计防患于未然,让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
李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