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谁不说俺运城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金风送爽,五谷飘香,热情好客的运城人民正盛装以待、击缶而歌,喜迎各地宾客的到来。
  大河之东,华夏摇篮,千古盐池,斯地运城。
  古中国,历史悠久底蕴深;新运城,气象万千格外美!有人这样说:“40年发展看深圳,100年变迁看上海,1000年兴替看北京,3000年历史看西安,5000年文明看运城。”
  运城有多美,美在山名!一“山”有多名?且看中条巍巍、千峰竞秀。中华曙猿,人类雏形,西侯圣火,光照文明,三皇临顶,五帝登高,尧、舜、禹、汤在这里建都立国,武圣关公从这里策马扬鞭,八仙洞宾在这里化羽飞天,宋代杨业曾在这里屯兵习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亦曾在此安营扎寨。中条山,王朝的十字路口,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山体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由于处在黄河与涑水河之间,又位居王屋山与华山之中,故名中条山。西起黄河东岸,东到与王屋山相连的历山,东西长约160公里,南北宽10-15公里,整体海拔在1200-2300米之间。中条山虽然属于小型山脉,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作用却可以影响历史朝代的发展;山脉向东是中原大地,向北是晋南盆地,向西则是关中平原。一画开天,九五之尊,整条山脉处在华夏起源的中央地带。而历代王朝,尤其宋朝以前,想要一统中华,中条山都是势力争夺的必经之地。位于山脉北麓的运城盐湖,自远古时期就是各部落、王朝争夺的战略要地,从黄帝开始,这里一直都是重兵把守的特殊地带。而中条山储量丰富的铜矿资源,民谚有“铜头、金身、铁尾”之说,尤其以铜闻名于世,是冷兵器时代“青铜帝国”的重要基地。到了近代,由于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它的军事意义变得比以前更为重大,素有“东方的马奇诺防线”之称。因此说,据中条,得天下。
  运城有多美,美在水秀!一“河”有多深?且听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大河由此掉头东。炎黄击鼓,蚩尤争锋,阪泉之战定天下,“炎黄子孙”的称谓由此而来,“黎民百姓”的名号在此诞生。尧天舜日布仁政,大禹铸鼎立九州,更是书写了华夏文明的不朽篇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之魂在山西,1/3长在运城。黄河从此掉头东,大浪奔涌,鱼跃鸢飞,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享有“母亲河臂弯”之美誉,境内河流纵横,群峰奇秀,山川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具有古、奇、珍、险的特色。大河两岸,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汇聚于此,既有金戈铁马万里如虎跃,又有孤烟落日万家灯火明,民间故事细数不尽,只待今人游览鉴评。
  运城有多美,美在人杰!一“史”有多厚?且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字字珠玑,“国学之根柢”;篇篇雄文,“治国之宝典”。一部《史记》传千古,《资治通鉴》相比肩,“史学两司马,河东双巨贤”。一“序”有多美?且吟《滕王阁序》,再品锦绣华章,遥想初唐“四杰”之首的河东俊才王勃,傲立于群贤大儒之中,挥如椽巨笔于滕王阁之上,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惊天之作,顿时名动玉宇,古今吟诵。中华文明,满天星斗;河东一隅,璀璨长空。关羽、王维、柳宗元、司马光等名人巨匠数不胜数;近现代及当代的河东大地上,杨深秀、景梅九、李雪峰、姬鹏飞,还有三度飞天的航天英雄景海鹏等一批批优秀人物更是比比皆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代古圣先贤、文武将相不仅创造了彪炳青史的河东文化,而且使“古中国,新运城”美名远播。
  运城有多美,美在地灵!一“天”有多高?且望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君履后土而戴皇天,自轩辕于“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后土以来,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的万荣后土祠前来祭拜。运城,作为中华5000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天下第一武庙解州关帝庙、黄河第一浮桥永济大铁牛、中国死海运城盐湖等一大批文物旅游景点驰名中外,全市可移动文物69164件/套、不可移动文物达到6249处,其中国保单位102处、省保单位110处、市保单位103处、县保单位3038处,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55处,有“国保全国第一市”之称。
  运城有多美,美在民和!一“丝”有多长,且看丝绸之路有多远。维天有汉,维汉有衣,嫘祖养蚕缫丝为华夏织就衣裳;后稷教人稼穑,为华夏养育五谷;傅悦举于版筑之间,发明了建屋夯墙之术;夏后奚仲造出第一辆木制马车,解放了人类的脚力;舜弟象发明了棋子,故称象棋;舜吟南风,作五弦琴;中国“书圣”王羲之出自河东卫夫人门下;舜妹敤首开画家之先河,史称鼻祖。故,华夏文明的衣食住行、棋琴书画皆源于此,这一切,让今天的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发现运城之美。美美与共,才是大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运之城,这座古老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借用老乡王勃脍炙人口的诗句欢迎您的到来!

王殿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7期

  • 第2022-10-16期

  • 第2022-10-15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3期

  • 第2022-10-12期

  • 第2022-10-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