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权下放,让基层有了更多的作为。”在乡镇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中,左权县以赋权赋能为核心内容,“小步快跑、先易后难、三步赋权、动态调整”,重塑基层治理体系,坚决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放下去。
“看得见,接得住,管得好。”左权县委书记石勇说,“左权县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实现了执法能力提升、行政成本降低、执法扰民减少、群众认同提高、营商环境优化的显著效应。”
目前,左权县分两次公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39项,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林水利、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健康、文化市场、劳动保障等行业领域。据县政府办副主任岂海霞介绍,下一步还有55项执法权将赋权给乡镇。
为打破各领域、各环节执法的“信息孤岛”,左权县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起“全科网格+综合执法+13710督办”联动信息平台,实现“平台吹哨、分流指派、执法处置、督查催办、核查结案、打通考核”一体化闭环管理。
左权县山大沟深,农村网格员的“探头”有限,执法队员常态化的智能巡查,成为发现隐患、堵塞漏洞的重要途径。为此,各乡镇在配备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的基础上,还各配备了两架无人机。寒王乡执法队员杨亚军在用无人机日常巡查时,发现华山村半山坡有私挖滥采的铝矾土矿堆积存放,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处置,及时挽回了国家损失。
“以前,我们都是步行上山。现在有了无人机助力,无论是巡查还是执法的效率都大大提高。”辽阳镇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郝妙说,巡查频次增加,执法半径缩小,对违法犯罪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县司法局局长杨晓宇说:“目前,全县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全部纳入县综合行政执法和基层治理一体化实战指挥平台运行,并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开通短信提醒功能,推进数据共享、证据互认。”
无数据不执法。辽阳镇为了提升“智”治效能,探索实施“社会基层治理+综合执法”路径,镇执法队和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司法所等社会治理部门合署办公,打通镇内各部门对信访、投诉等信息数据的跨系统、跨部门共享运用渠道,促进基层小事在基层快速规范处置。
打破执法职能界限。今年以来,左权县坚持把“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围绕基层监管区分检查场景,推广实施“综合查一次”模式。一支队伍到现场处置,有效避免了“多次查、查多次”,变“各管一事”为“协同共管”。拐儿镇镇长白娟说,今年以来,拐儿镇综合执法队集中办理“涉及多个执法事项”的案件共8件,同比减少行政检查21次。
“乡镇既管事、又管人,使得上下执法权限明晰、对应职权行使顺畅。”县委编办主任王旭东说,今年4月以来,左权县从人员归集、案件办理、全流程监管等方面入手,对实行派驻体制的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执法机构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党组织关系纳入乡镇统一管理,年度考核、干部任免奖惩必须事先征求乡镇党委意见。
围绕赋权事项,重构执法力量,加强乡镇执法队伍建设,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针对乡镇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县司法局每月组织一次专业化培训,提高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执法办案能力。抽调公检法骨干、律师等25人组成专家库,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法律顾问。成立行政检察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联络室,每季度开展一次“检察院+司法局”联合案卷评查,为乡镇执法提供法律支持。
“进村上门多了,处理事项细了,工作要求高了。”原先担任左权县公安局二级主任科员的李司南,如今有了新身份,下沉基层成了寒王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执法有精兵、手中有权力,解决了乡镇全程治理与末端执法的割裂。左权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巨维华说:“这场改革立足于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瓶颈,确实打通了执法最后一公里。”
白续宏 张润平 郝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