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领悟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黄河诗意,我应邀参加青海省举办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专程到黄河源头体察了一番。从小到大,看惯了波涛滚滚的黄水,一路冲刷,一路激流勇进,流至晋陕两省交界处的壶口,壮丽出“千里黄河一壶收”的黄色瀑布。岂能料想到黄河源头,竟是另外一种别有洞天的神瑰景象。那碧蓝碧蓝的河水,清澈明净,波光粼粼,极目望去,天水一色,深深映入我的眼帘,在我心中流淌着澄明圣洁和清爽惬意,流连着舒朗豁达清明脱尘,涌动着澎湃心潮思绪万千,跌宕着诗情画意痴醉华彩,放飞着无垠遐思。
黄河,自盘古开天辟地就兴致勃发,在九天之上拨云驱雾,泼洒下一串珠玉银练。远处遥望,一串串珠玉银练幻化成一条流霞泻碧的五彩玉带,蜿蜒九曲十八弯,浇灌着泱泱华夏的千万顷良田沃土,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千秋史话,辉煌出光耀神州的不朽伟业,造就了一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久盛不衰的中华民族。
黄河啊黄河,你从巴颜喀拉山的母腹里开始涌动,连滚带爬,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时而大哭大笑,时而轻谈絮语,穿过茂密的森林,冲浪于峭壁峡谷,泥沙裹腹,踉跄于历史的悠悠长廊,悲壮于溢彩流光的泼墨画布,跌宕于九重天外,蕴藉着长流不息的诗意。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里,走进线装本的《尚书》,从尧舜禹古文明时代走进夏商周辉煌史籍,在《春秋》《左传》的清韵里飞泻,在古色古香的官窑陶罐里醉拳狂呼,一路笑语欢声,一路雷鸣击鼓,一路决口改道,一路高歌狂舞,多少次呐喊,多少次震怒,多少次惊叹,多少次欢呼。一个冠带之国的腰带,缠捆着一位长途跋涉的旅人,一条莽莽撞撞的黄龙,吞没着迷茫和荒芜,冲刷着愚昧和腐朽。炎黄后裔的发根里,浇灌着泥沙,纤夫粗犷的号子里,激荡着混浊。奔腾、流泻、怒吼、呐喊、惊呼,孕育着无限生机和殷切希冀。给黄土地以一脉春色,无垠绿意,给万千生民以金色的秋收和款款爱意。
黄河啊黄河,九曲十八弯,弯弯曲曲,曲曲弯弯,从九重天上倾斜流碧,缓缓而下,流到内蒙古河口急转而下,宛如一把倚天利剑,把黄土高原一劈两半,神造了一条深远悠长的晋陕大峡谷,流泻到危峦耸峙、奇险绝峭的壶口时,突然变奏,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一个三叠系砂岩夹薄层岩页组成的河床,撞击成一个数里之宽阔,百尺之深的龙槽峡谷,如水束壶,旋转飞腾,浪花显虹,簇拥如雪,珠玉落盘,黄瀑成湫,水帘如挂,吐烟喷雾,如虎啸天,山摇地颤。刹那之间,洪波顿卷,急流飞泻,利如锋刀,岩层被切,岸移石转。正是:九曲黄水云天来,一路高歌大敞怀。壶口调音交响奏,千军上阵打擂台。雷鸣电闪蛟龙斗,倒海翻江巨浪排。峡半彩虹雾里看,金光大道破涛开。
黄河啊黄河,远远望去,一条金光大道扑面而来,路从地下走,水打天上来;黄河啊,一身豪气,满怀剑胆,裹两岸清风明月,挟万家袅袅炊烟,摇四野青纱绿帐,载梦里欢歌笑语,潇潇洒洒,向东而去,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浩浩荡荡,奔向东海。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其西南孟门约1600米,而经多年的流水和山石碰撞冲刷,而今的壶口距孟门3000多米,而且每年以4厘米左右的速度向北移动。这便是大自然神工鬼斧的神力之威。
江山如画千秋秀,不废黄河万古流。黄河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你是包容万象的精灵,你是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的教科书,你是文人笔下澎湃的激情。你是一首抒写不尽的交响诗,你是惊天地、泣鬼神,大中华真正大英雄的化身,你是孕育千古文明、勃发盎然生机、更新经天日月、缔造和谐盛世的不朽碑记,你是吸引世界目光、凝聚无穷力量、展示美好理想、灿烂在东方的璀璨明珠。黄河啊,我的母亲河,你用醇香的乳汁,哺育了一代接一代的优秀中华儿女,儿女们一代接一代地赓续着不朽的中华伟业,中华有识之士一定要把全部的爱交给你,一定要用最富有魅力的笔触、最富有激情的歌喉抒写你、歌唱你、赞美你、颂扬你,直到永远、永远……
董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