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火山群独居黄土高原,最让我痴迷的,数那火山群脚下大片大片争奇斗艳的黄花,还有那些在黎明前头顶矿灯赶摘黄花的庄户人,是他们把漆黑的田野点缀得繁星点点,成为游人观光的好去处。
置身于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导游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这里的黄花已经成为大同市云州区农民朋友致富的好抓手,短短几年间,全区种植黄花面积由3万亩发展到17.5万亩,区委、区政府别出心裁服务农户:建立黄花基地气象台,以减少自然灾害;为黄花上保险,让农民旱涝保收;黄花种植到哪里,旅游线路就修到哪里,拉动旅游业,推动黄花产业。今年又是丰收年,农民朋友把幸福埋在心里、将笑意挂在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是啊,驰名中外的大同火山群,为这广袤的田野留下厚厚的一层火山灰,古老的桑干河尽情地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独特的土壤孕育出神奇的萱草——黄花。
黄花又名忘忧草。谈起黄花,总会让我想起一个人——刘猛,我的农大同学。同桌4年,彼此关爱,心心相印;毕业后,我俩携手来到我父亲创办的企业。父亲是个明眼人,我和刘猛进厂不久,父亲就悄悄拉着我的手,道出心里话。他很看好刘猛,让我与刘猛好好培养感情,还说这摊子迟早要交给刘猛。然而,次年报春花盛开的时节,刘猛却变卦了,硬是要回乡下种地,说是家乡政府出台了好政策,扶持农民大面积种植黄花。刘猛的家就在火山脚下,黄花被当地村民称为“金针”,采黄花叫“打金针”。送别刘猛那天,泪水一直模糊着我的双眼,我就不信他能将“金针”变成“真金”。
转眼,3年过去了,上门给我提亲者众,可我总是找不到那种“来电”的感觉。父亲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特别安排我来一次随团旅程。临行前,他交给我两大任务:第一,找个如意郎君,圆梦婚事;第二,发现商机,给父亲的酒厂找个合作伙伴。
“想得美,你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吧。”我开玩笑回敬着慈祥的父亲。
甭说,真是天赐良机。你瞧,伴随着黄花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花产业链不断延伸,黄花酱、黄花饼、黄花饮料、黄花茶、黄花干菜、冰鲜黄花……10多家企业的数十个产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促销着黄花。在三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观摩时,董事长庞乃东表达了他们意欲寻找合作伙伴生产黄花酒的想法。见我眼露兴奋目光,他却说具体事宜尚需与总经理老刘细谈。
老刘何许人也?车间工人告诉我,老刘在当地是个传奇人物,外号“刘毛驴”,只要他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起初在村里种黄花时,他被父亲赶出了家门,可他硬是带领一群曾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弄潮,集资种出500亩黄花;养了一批驴、马,借乡村优势发展旅游业;多方采集并认证当地富硒小杂粮,在网上直销,拉动全乡黄花和小杂粮种植户;办起加工生产10余种产品的农牧专业合作社……我暗自赞叹:这个老刘啊,不简单,肯定很老到!没准,我的老同学刘猛还就在他的手下干呢。
老刘很忙,他的副总和我约定下午3点到他办公室。我也代表着一方企业,总得把自己打扮得体面些吧。化妆耽误了不少时间,到办公室后,副总说老刘早已离开,临走前还说我这个人不守时、不诚信,气得我差点流泪。副总告诉我,明早一上班再来,不得有误。第二天,我提前半个小时来了,可副总又通知我老刘到区里开会去了,要我等着。整整一上午连个鬼影也见不着,我越等越气,气得吃不下午饭,干脆打的到车站,准备打道回府。
“张女士——”正当我要买票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哇,刘猛!你怎么在这儿?”我甚为惊喜。
“张菲——原来是你啊!”刘猛一把抓住我的手,声音颤抖。
“走,跟我回公司去。”刘猛接过我的旅行包,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回公司?”我迟疑着。
“他就是我们总经理老刘。”副总连忙上前解释。
我仍旧痴痴地站在原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久别逢知己,谈吐不拐弯,联办黄花酒厂的合作协议书顺利签订下来。
翌日,刘猛早早地站在宾馆门口,提着一袋水果与午餐肉之类东西,看样子是为我送行来了。
“走吧,请上车。”他彬彬有礼。
“去哪?”我问。
“去一个你没有去过的地方。”他微笑着神秘地说。
“附近的景点我都去过了。”我解释说。
“不,是去伊甸园!”他一字一顿地看着我说。
忽然,我发现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他笑得如此灿烂。
车开得飞快。打开车窗,清风拂面,道路两旁金灿灿的黄花散发着醉人的幽香。
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