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岭山的绝顶,有棵参天巨松。
松树很老了,但是,它的心一点儿也没有老,树干上摞了一层又一层鳞片,那是它洞察历史的眼睛。看得久了,我就能够听到深远的回声。
时间回到70年前。
1942年9月2日,沾岭大垴梁——龙天庙一带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这战斗,整整打了15个小时。龙天庙这里是几次肉搏战的战场,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肉横飞,惨绝人寰!日本鬼子弃尸成片,也有八路军战士永远地倒在了战场。
前来救助的村民扶起一个尚有气息的小战士,他那稚气的眼睛里灼灼着求生的渴望。他用难懂的四川方言断断续续地说着:他们兄弟8个人全部参军、出川抗战,现在已经……牺牲了7个人!
初秋的风带走了小战士最后的话语,人们还没来得及问到他姓甚名谁。至此,一位四川母亲失去了她8个儿子中的最后1个儿子。
仿佛70年前密集的子弹四下飞来击中了人们的情感软肋,山顶上刹那寂静。每个人,每个有血有肉的人、每个良心清醒的人,都在摹想当年那位生活在遥远地域的四川母亲,所有人的心,都疼痛得缩成一团。
那烈士的母亲如今已去世了吧?我不知道那8个青嫩的后生是怎样毅然决然地告别母亲、告别巴山蜀水去往抗日战场的,他们那孤独的母亲何人奉养?她又曾怎样倚门张望?怎样于暗夜中流泪、担心?战事倥偬,家书难寄,何况,也许她根本就不曾识字!那个年代,普天下的母亲,大多不都是这样?
当初儿子们离开故乡的时候,母亲的祝福里只有顺利、平安,只有打败日本鬼子早日回乡;而儿子对慈母的祝愿无非是她能温饱、长寿,留一个母子重逢的念想。谁都没有说出血洒疆场、马革裹尸的结局,然而,谁都知道:那毕竟是一种可能。
子弹和炮弹带着尖锐的啸声在中国最暗黑的一页中乱飞。战争,血腥而艰难。8个后生一个接一个在异乡的土地上倒下,流干了最后一滴血。他们是母亲的儿子,也是民族的烈士!他们化身为无名星辰陆续升起于祖国的夜空,于高处眺望着故乡,眺望着踽踽独行的母亲。
母亲呀,你所生的孩子都走在了你前面,比你更早一步到达了终点。您的泪,想必流干了吧!自古忠孝不两全,大道理谁都懂。然而,对于一位母亲,这仍然是人世间顶级的酷刑吧。同为母亲,我感受着您当年的疼痛,也油然而生对您无上的敬意。我愿在我心里,终生为您举着祭奠的酒杯。
漫步山顶,赭红色的山石上时见弹洞,至今仍能捡到生锈的弹壳,石头的记忆无言而久远;日本侵略者丧心病狂使用毒气弹炸出的弹坑周围,70年后仍然寸草不生。
老松目睹了那一次次血肉横飞的肉搏,即便无言,它也是历史的见证。
当年,村民们于战后打扫战场,精选背风朝阳的吉地将烈士遗体掩埋;如今,沾尚镇党委、镇政府动议整合沾尚镇红色文化资源,重新修葺烈士墓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于是,龙天庙山下的庄窝烈士陵园于2022年7月隆重落成,曾经为这方土地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从此得以聚首一地,含笑九泉。
山岚流过,你们的传说并没有远去,包括那位失去了8个儿子的母亲。历史记载着你们,人民怀念着你们,以后的每一个清明节,都会有人来为你们焚香添土;绵绵春雨会润湿你们的头顶;暗绿色和绛红色的草会在你们的周围葳蕤生发。这里,明净、宽阔而芳香飘逸。
有一个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那是一位老人在用石錾为新修的龙天庙烈士纪念亭镌刻石碑。石头是从山上开采的,是烈士的鲜血浸润过的,他正在雕刻的文字是别人撰写的,但,所有的内容老石匠都懂。八兄弟的故事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他虽然人已老去,但是精神不老,也如身旁这棵老松。
松树默默注视,石碑渐渐刻成,烈士敬请安息。你们已经融入了整个民族的记忆,你们必将与太行山一起,永恒!
孔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