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国家医保局、财政部11月25日发布《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对举报奖励适用范围、原则、条件、标准等内容做出规定,鼓励群众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随着我国打击欺诈骗保的力度持续加大,“明目张胆”的骗保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部分骗保行为由台前转入幕后,逐渐向过度诊疗、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转变。医保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手段更加隐蔽、造假更加专业、形式更加多样,仅仅依靠医保部门单方面力量,很难发现这些“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变异骗保行为。2022年,国家医保局截至目前共曝光53起典型案件。分解项目收费、超医保限定支付范围结算、串换诊疗项目和药品耗材进销存不符……花样频出的违法违规行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危害了公民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发动群众,切实织密基金监管网,《奖励办法》在2018年发布的《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明确把针对所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举报纳入奖励范围,并将奖励金额上限由10万元提升至20万元。同时,坚持畅通渠道、优化流程,强化案件保密、信息安全,严格举报查处、奖励审核,依法保障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权益。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维护基金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监督是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期待《奖励办法》落地实施,能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基金监管,持续强化社会监督对打击违法违规问题的重要作用,有效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共同守护好百姓的“救命钱”。
撰稿:邬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