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阅读让人暖心

  对于喜欢书的人来说,无论什么季节都是合适的,而冬日,也确实最宜人的。相传,古人读书的时候,常有雪花飘落,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呢。
  茅盾先生在《冬天》一文中这样写冬: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我也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
  在《大学》中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君子修养必先在于读书。
  如今的天气已然是“万物萧瑟,天地苍茫,观雪赏梅”的冬至时节,早晚时辰的寒冷程度实在让人难以承受,我因疫情而困在房门里,读书,就成了最让人舒服的事情了。
  我在北京生活20多年,夏日炎热,偶尔钓鱼消遣;秋季时间极短,稍纵即过;冬季时间尤其地长,每到这个季节,得了空闲,我便去书店寻觅一个安静的角落,关掉手机,把琐事封闭在外,捧一本书来,握着提前装的茶水,享受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慢慢品味,一坐就是一下午,那种舒适,简直美不可言。临走,再买一两本新书,放在书桌前,作为下周的精神供给;对于我来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一剂放松心情的妙方,能够获得长久的给养。
  冬日读书于我而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动心中的柔软,把那盏发着幽微之光的心灯,一次次地拨亮。有了这道光亮,原来模糊得逐渐清晰了,曾经犹豫得越发坚定了。在冬季里读书,会让人更加专注,神思清晰,更富有激情,心思尽情地驰骋。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而现在社会大部分属于快餐式阅读,以“不求甚解”作为掩体,读书到底读了什么?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层思考,是模糊的,翻过的书,也仅仅是翻了一遍。
  真正的阅读不外是个人灵魂借助于文字符号的个人化的精神漫游。在冬季,万物化繁为简,大地悄然沉静,万物都歇息了,人的思维却变得活跃凝练起来,每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脑海就会回忆很多过往,生活、感情,所有与自己相关相似的经历,似乎都能在文字中找到那抹影子。理想与现实,往往都如此,而我们还在努力奔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前进。
  在冬天,我还喜欢阅读一些具有厚重历史感的书籍,循着逝去的光阴,回味沧桑的历史;感读一些对现实问题剖析的书,可以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阅读童话之类能够让人温暖的书,会感到温馨与幸福,从而忘记现实中的寒冷,在纯洁梦幻的童话世界,找回自己被遗忘的淳朴童真。面对冬天的寒冷,阅读更让文字温暖心灵。
  现在,每读一本书,我都会静默良久,让思绪沉下来,然后,用笔纪录此时的所想所感,这一份读后感就是我阅读的成果,是可见的,可循的;每当记忆远去,再翻起这一份读后感,心里会有厚重的沉醉感。
  读书,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冬季里读书,心是沉静的,万物清冷,阳光照进来,则别有一番温暖。

林钊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1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9期

  • 第2022-12-18期

  • 第2022-12-17期

  • 第2022-12-16期

  • 第2022-12-15期

  • 第2022-12-14期

  • 第2022-12-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