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冰球还是曲棍球,都起源于国外,像曲棍球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古波斯,现代曲棍球起源于英国,冰球则起源于加拿大,看似和我国关系都不大。然而,2006年,考古人员在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的一对塔型罐则颠覆了这一认知,罐身绘制童子打球图,童子手中拿着的球棍,和现今曲棍球、冰球的球棍极其相似。
这对塔型罐现藏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唐代青花瓷。它们的出现,成为唐青花确切出现的证据,使我国青花瓷的历史从元代提前到唐朝,足足向前推进了五百余年,就连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也黯然失色,以至于被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赞誉为“中国百件国宝中的前几名”。
什么样的瓷器有这样的赞誉?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对青花罐。它们造型相似,有盖,盖呈覆碗状,盖纽呈宝塔状,罐体敞口、圆唇、直颈、圆肩、鼓腹、圈足,罐下有碗形托座,托座圈足呈高台状,通体高44.2厘米,腹径18.9厘米。胎体乳白色,胎质细腻,周身施以白釉,釉层均匀,光泽度高。盖纽顶有甲字纹,纽周边绘制对称草叶纹,罐肩绘制蔓草纹,腹部绘制束花纹、牡丹纹、草叶纹,纹饰多样,奇花异草相聚,祥瑞气息扑面而来,尤其娴熟的青花釉下彩工艺的使用,令人对当时的制瓷技术叹为观止。
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是腹部以青花绘制的童子打球图,只见童子手持弯钩状长棍,在棍下,有一个圆球在飞舞,就像童子打球时的影像定格,画面感强烈。在当时,童子正在进行的运动并不叫曲棍球,而叫步打球。步打球,也称“步打”或者“步击”,和唐代流行的另一种运动——打马球相似,只是不骑在马上,而是在平地上进行击打。比赛时分成两队,队员们相互配合,以弯曲的木棍击球,球入门框得分,分高者胜出。这和现代的曲棍球、冰球运动很相似,说它是古代的曲棍球、冰球也不为过。
在唐代,步打球的火热程度不亚于今天的曲棍球和冰球。唐代著名诗人王建作有《宫词》诗,其中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般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唐代诗人蔡孚《打球篇》诗的序言中说:“打球者,往之蹴鞠古戏也。黄帝所作兵势以练武士,知有材也。”可见这项运动源远流长。
事实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亚洲还是欧洲,无论中国还是英、加,各国人民喜爱运动的心情是相通的,因此,我国古代有类似曲棍球、冰球的运动项目也不足为奇。
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