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书法随文字,文字乃文化核心。由具象而抽象,由实用而艺术,无数人为之付出智慧,其中有留名者,更多无名者。较之3000余年演化历程,存迹实在是凤毛麟角,挂一漏万。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造像、瓦当砖记,虽残能存,纸本尺牍、绢质手卷最是经不住兵燹战乱、祝融之灾。即便如此,仍可串珠成璎珞,仍然熠熠生辉。
甲骨文体的出现,前无迹象,外来还是自创,突变还是渐变,不得而知。秦灭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秦行苛法,狱事繁多,始发明此种简易书法,改象形为笔画,以便徒隶之用,故名隶书。从章草到今草,由独体而连绵,线条在书写审美中的作用越发凸显。至清末,抑帖而崇碑,康有为便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有改体便有转折,便有高峰,魏晋文人的广泛参与,确立了书法书写的主体审美,书至唐而极盛,书家求规隆矩,定型美化,楷范体构,使之有法可依。汉尚气、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趣、清尚朴,书法时代特征的背后,反映的是所处时代的精神,以及那个时代的学识。识浅见狭,学养不足,终不能尽妙。
书法里的文献学价值,是其原始的意义。三代记文稀缺,每出土一件铭文青铜器,便会填补一段史籍空白。文字沿革考据,更是不离这些碑帖左右。即便近世手札,其自不同视角诠释历史。因人切事,缘事而述,作品中记录的事项,是研究历史人物不可或缺的资料。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作为功臣,晋封鲁郡开国公、二品勋阶,官至刑部尚书、知省事,却因关中大旱,五谷歉收,家中同样因此困窘,左支右绌,数米而炊,遂向好友李太保李光弼求援,“拙于生事,举家食粥米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此即《乞米帖》的由来。作品能否打动人,不在书写形式,不在工具材料,惊世雄文《祭侄文稿》,更是记录了其家族在这场动荡中的不幸,乃书中杜诗。
文章小道,书画小技,此说基于“修齐治平”的文人入世之道。却非这么简单,凡其人持身端方,立朝刚正,下笔为书,得之者自应生敬,况其字之工哉?柳公权有“心正则笔正”说,傅山有“作字先做人”说,虽曰一技,立品当头,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书法传播已非技法传播那么简单。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书之有节,乃书家之有节也。人心不同,诚如其面而由中发外,书亦然。喜则字舒,怒则字险,哀则字敛,乐则字丽,书中可见其态,以人喻书,书为心画,书学乃人学。
无意不能成书,无形不能成法,作为视觉表达的书法,是门独立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线条、结体布局,达到气韵生动,意趣妙生。实处就法,毫随管后,虚处藏神,驾驭自然,其自孔子时代已为“六艺”之一。
凡有文字,便有书写,即可成观,惟汉字独木成林,体系之庞杂,蔚为大观。本集撷取百帖,重要篇幅不落,近似章页择优,脉络走势,清晰梳理,虽曰以偏概全,却也大貌勾勒。关于书法的话题,常言常新,蔚为大观;关于书法的著作,满坑满谷,浩如星辰,本集的出版,添薪于炉不为多,添花于锦不为繁。谁曰不然。
是为序。
介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