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举办的临时展览“大政之源”撤展在即,作为一个博物馆人,目睹了这个展览从策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布展的全部过程,到开展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如潮的观众量及反响,感慨颇多。
该展览是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承办。展览精选了240余件代表性文物,分为“溯流从源”“以文化人”“国政之始”3大部分11个单元,以时间为序,描绘了在山西这块神圣土地上从猿到人类的转变,从原始信仰到艺术之花的绽放,从万邦林立的聚落到最初中国的形成过程。以考古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展现山西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大政之源”展览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并关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了第39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很快,全国各界掀起了学习讨论热潮。7月6日至7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林武深入晋中市平遥县、介休市专题调研文物工作,并召开了全省文物保护工作调研座谈会。对受灾文物保护、低级别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文物科技支撑、文物投入保障、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1月8日,时任山西省省长蓝佛安出席了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并讲话,他从创新管理机制、抓好研究阐释、加强科技保护、有效活化利用、抓好人才队伍、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对新时代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山西省文物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牢使命职责,认真落实全省文物保护工作调研座谈会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为此,由省文物局牵头,组建了策展专班,计划以展览的形式向社会集中展示汇报近年来山西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取得的重要收获和最新成果,讲清楚山西在中华文明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策展团队立即展开工作,初步拟定了展览标题、策展思路和展览大纲框架等。很快,策展团队赶赴北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展开充分讨论,并听取了与会者的良言益策,特别吸取了多年来主持山西陶寺遗址发掘工作的何努先生的一些意见。在策展过程中,山西省文物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还举办了“经天纬地照临四方——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学术研讨会,进一步组织专家学者对陶寺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最后策展团队吸取多方意见建议,确定了“大政之源”主题与提纲。可以说“大政之源”展览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及山西文博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山西考古实证五千年文明史成果的具体呈现。
“大政之源”展览是展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的具体举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文明起源的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环境科学、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古植物、古动物、物理学的科学测年、物质结构和成分分析、地质学、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20多个学科参与研究。从2002年到2022年,经过20年的工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成果丰硕。陶寺遗址研究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聚落反映社会组织”的子课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重要课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大政之源”用展览的语言对文明探源成果全面系统地展示,在山西尚为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可谓展示中华文明探源科研成果的具体举措。
展览用中国学科体系、中国话语体系讲述了中国故事。展览在展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时,介绍了对西侯度遗址的石器、年代、埋藏环境等协同攻关研究的新成果,并详细展示了运用宇宙核素埋藏测年方法对地层进行取样、分析图表。将西侯度遗址的测年从距今180万年向前推至距今243万年,并提出山西是东亚人类最早的脚踏地之一。
展览呈现了中国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依据两河流域国家文明和古埃及国家文明出现的特征,认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诞生的标准,称之为“文明三要素”。而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我国的专家学者根据恩格斯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观点,结合相关发现,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位于山西的陶寺是这一中国文明方案的关键基石,不仅有着庞大的城池,同时期无与伦比的成批王墓,中原地区最早宫城和最大单体夯土建筑,出现文字和冶金术,具备文明社会的所有要素,被部分学者称为“最初的中国”。因此,展览中介绍了陶寺遗址发掘成果,还重点展示了体现王者气派的四大龙盘、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早期范铸铜制品、城市治理遗存,以充分展示山西在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
展览提炼了中华文明的文明标识和精神品格。在“经天纬地照临四方——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认真研讨,产生了共识。第一,陶寺文化时期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而是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等级分化。如墓葬规模的多级分化现象,贵族居住区和平民居住区的出现。第二,陶寺文化与社会出现了“王”这一最高统治者,意味着王权为主的国家出现。相较于其地点,从年代和地望、遗址性质、等级和内涵上看,陶寺是同尧都最为吻合的遗址。第三,陶寺已进入礼制社会。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石磬、陶鼓、鼍鼓、漆柷等,是中国礼乐制度的发端,是进入礼制社会的重要标志,证明礼制已初步形成,并成为社会制度精髓传诸后世。第四,体现了陶寺作为王者之都资源汇聚及多元交流融合的特性。展览展出了来自西方的双耳罐,东方的扁壶,还有绿松石、玉石器、鳄鱼骨板等文物,就是这一特性最好的证实。因此,陶寺遗址不仅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形成中华文明的标识,更是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等四个都邑性遗址一起,成为华夏文明起源研究的“文明支点”。陶寺文化以王权为主、神权为辅的特征,奠定了它作为华夏文明的“直根”的基础,即“华夏主脉”;陶寺遗址不仅作为国家形成的主要实证,一系列的考古、文献、民俗、传说等众多信息和证据链都指向陶寺遗址为尧舜时代的都邑,即“尧舜之都”;陶寺文化与社会是中华文明在中原地区形成的起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源头,是传承到今天的文化基因,即“中华之魂”。
“大政之源”展示了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直根主脉的重要地位。陶寺遗址观象台、沙漏、圭表及游标玉琮等重要证据都证实了陶寺王权大政“经天纬地、照临四方”的“陶寺模式”,形成了尧舜时期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政治观念,并远播四方,为多元一体国家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进一步塑造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天下大同的优秀精神品格和务实创新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大成者。
“大政之源”展览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科研成果的有益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考古是通过实物资料实证人类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的科学探索,而博物馆是展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和辉煌成果,启迪智慧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增强民族历史自觉和民族文化自信。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引导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大政之源”展览就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高冷的学术研究成果走出科研机构的“象牙塔”,用群众能看得懂、听得明白、感受知晓的语言、场景,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科研成果,达到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的目的,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展览通过想象、复原了一些图画、场景、文物,让观众对悠久的中华文明了解更直观、更可信。如对垣曲发现的猿下颌骨化石的展示,策展团队以对化石的科学研究为创作依据,创新制作了猿的复原图,以及猿生活环境、习性、食物链、身体特征等场景,让观众了解得更直观。还复原了陶寺M22的发掘场景,对圭表、游标玉琮、漆木器沙漏等文物出土时的位置、状态、颜色等进行展示,让观众对专家考证这些文物而制作的复制品进行对比,从而增强了对历史的可信度。
展览还复原制作了一些模型,并通过演示和互动的方式,阐释了先民们用智慧创造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对陶寺M22出土的漆木器通过考证复制了沙漏,解读了古代先民对时间的测量;制作了圭表并通过光源的演示,解读了陶寺先民对季节的掌控;制作了朔轮望月啮合旋转轮盘,通过观众用大小朔望月、大小日轮等四个轮来配合使用的互动,推测陶寺文化阴阳合历日历的配制,通过这些模型展现和解读了陶寺统治者掌控时空、敬授民时的先进文明和经天纬地、择中建都的“最初中国”理念。
展览通过沉浸体验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先民们的创造能力和国家文明的发展进程。策展团队在展厅用8000块原址垮塌的筑墙石块,局部复原了山西兴县碧村遗址东城门基址,配合东城门遗址鸟瞰图,让观众穿行于复原的碧村东城门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感知4000年前古代文明和先民们非凡的创造能力。在陶寺文明的数字化展示中,策展团队还梳理陶寺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制作了一部反映陶寺都邑城址与功能分区的3D动画影片,让观众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穿越时空,感受陶寺多元汇聚、协和万邦的早期国家文明发展进程。
谢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