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声

露营“走红” 文明环保也要跟上

  今年“五一”假期,微旅行、周边游成为最火的旅游方式,作为微旅行之一的露营也再度走红。然而,在露营火爆的风潮下,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既增加了相关管理方的管理压力,也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对此,业内人士呼吁露营“走红”,文明环保也要跟上。

露营地:人走“营”空垃圾成患

  今年“五一”假期,笔者走访发现,在一些公园、景区,明明露营帐篷旁边就是提醒带走垃圾的标语,可还是有人把火腿肠包装、泡面桶和卫生纸等垃圾随手一扔,破坏了优美环境;露营的帐篷撤走后,草地被破坏得露出了泥土;公园在游客须知中已明确注明“严禁烟火”,可不少游客不仅抽烟、乱扔烟头,还使用便携燃气炉、户外烧烤炉等烧水泡茶、生火做饭;随着露营的游客日益增多,人去之后垃圾遍地的情景比比皆是,垃圾清扫清运的工作负担很重……
  “五一”期间,长治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露营的好去处。市民武杰,是一名露营发烧友,他说:“到公园露营的人非常多,很多人带上食品和帐篷,一待就是一整天。果壳垃圾到处都是,甚至还有点外卖的,吃完后直接往垃圾桶旁一扔,看着很不舒服。”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张师傅向笔者介绍,虽然河道边平均每5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但露营人多时很快就满了,更多垃圾就被扔在垃圾桶边。除了我们自己处理垃圾,还有外面的人来支援我们,一天帮忙拉六趟,还是处理不过来。
  张师傅认为,游客乱丢垃圾也和公园管理没有强制性措施有关。“我们看到有人乱丢垃圾只能口头劝阻,如果游客不自觉,说了也没有太大作用。而且有的游客嘴上答应,垃圾还是随手乱扔。”张师傅很无奈,“公园垃圾遍地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已通过网络向相关部门投诉了。”
  一边是对露营的追捧,一边是对环境的破坏。笔者在平顺县神龙湾村、天脊山风景区等露营区走访发现,绝大部分市民在露营完毕后,都会自觉将场地收拾干净,把果皮纸屑等垃圾扔进附近的垃圾箱。但也有个别游客不注重“细节”,把零食残渣、瓜子皮、烟头等丢弃在草坪里,虽不起眼儿,却破坏了整洁的环境。还有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出发前想着能亲近自然、看看美景,结果到地方看到的只有一地垃圾和被踩倒的草坪。”有网友高呼:“求求您了,文明旅游,垃圾请带走!

“露”出来的问题能解决吗?

  新型旅游模式处于探索期,不免生出“成长的烦恼”。其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厕所、垃圾桶少,自动售卖机难觅,部分露营者为如厕、饮水等一些基本生理需求绞尽脑汁。其二,露营地供给有限。一“篷”难求是不少地方的真实写照。其三,野外露营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明火烧烤、毒虫叮咬、泥石流等有可能遭遇意外灾害,冲上话题热搜榜的“女子带娃露营帐篷遭羊群包围”,正是此类安全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
  面对不断增长的露营需求,有法可解吗?
  笔者从长治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根据《长治市城市绿化条例》相关规定,绿地内私自搭架、进入设有明示标志的绿地或在绿地内露营都属于损坏城市绿地的行为。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能理解市民们亲近自然的热情。“此前露营没有这么火爆,我们也没有特意去禁止露营,但原则上一般是不允许在公园草坪设置需要打钉的大型帐篷和天幕的,这容易破坏草地。各个公园的管理人员,如果看到搭帐篷、天幕和不文明现象,都会上前规劝。”
  但该负责人也表示,原则上不允许并不代表完全不行。“目前对于集体活动,提前进行申请,没有特殊情况是允许的。”他告诉笔者,提前申请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安排场地,人数上也可以有所控制,不超过草坪的承载量。上周我们就通过了一个申请,是幼儿园小朋友来纪念林公园举行露营派对。”
  但无论是去哪里露营,文明露营都是首要的。“其实我们露营首先应该有一个最重要的户外环保理念——‘无痕露营’。”资深露营爱好者“露营叔”表示,参与露营的人应该用这种理念要求自己,在可耐受地面进行露营,妥善处理垃圾,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生篝火时使用焚火台,尽可能保持自然原貌。
  “露营大火的这两年,市场起来了,文明环保的意识却没有跟上。露营本来是一种贴近自然、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的极佳方式,却不想反而给环境增加了负担。”资深户外活动领队吴先生向笔者表示,对于户外活动者来说,有一项基本理念就是:“带走120%的垃圾。除了要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之外,还要尽力带走你在活动中看到的垃圾。因此,这个数字不是100%,而是120%甚至更多。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担,让环境进入正向净化的良性循环。”

量身打造监管措施,配套服务也需跟上

  据了解,规定不明确、宣传不到位、治理力度不够等,是导致不文明露营行为存在的重要原因。保护环境、维护秩序,不能只靠游客自觉,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规定,张贴醒目标识,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对不文明游客加大规劝和处罚力度,根据规定严格治理不文明行为。
  有专家建议,应对“露营热”,可进一步打磨露营产业链条,鼓励更多景区、度假区开发露营旅游项目,使其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其实,捕捉“露营热”的商机,更要重视补齐“露营热”的短板。对市民高涨的露营休闲需求,有关方面应未雨绸缪,多一些正面鼓励、周到服务,少一些消极质疑、压制责难。相关方面应当从长计议,尤其是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上多做文章,紧紧跟上匆匆而来的“露营热”节奏。
  笔者认为,行政监管、景区服务、帐篷客素质等都要跟上露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露营需求。首先,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对露营的监管,尽快出台汽车露营、帐篷露营等不同类型的露营行业标准,对露营的卫生条件、露营安全、配套服务等进行规范管理,全面提升露营行业的合规性,并配套相应的处罚机制。其次,景区、露营基地等要提高服务水平,针对露营痛点提供更多配套服务,比如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制定天气和特殊环境的预警机制等,增强露营安全性,提升露营体验。再次,帐篷客也需要提高个人素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无痕露营。另外,政府有必要对非经营性闲置的公共绿地资源进行规划、盘活,合理规范使用,增加露营地的供给。
  露营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大力倡导无痕露营的同时,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和文旅、乡镇部门合作,多开发一些适合露营的经营性场地,并做好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以满足露营的现实需求。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搞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又能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一举两得,值得进行探索和尝试。

秦风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0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7期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5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5-03期

  • 第2023-05-02期

  • 第2023-05-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