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块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黏土板,堆放在大英博物馆一间恒温的房间里。前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余燕译)这样描述“屋里的架子从地板一直顶到天花板,每个架子上都有一个狭长的木盘,上面最多能堆放12块写字板,大部分是不完整的碎片。”
如今,楔形文字泥板,出现在山西博物院古叙利亚文明特展的展厅里,泥板呈温暖的橙色,用芦苇秆或木棍“书写”在细软黏土里的字迹,清晰可辨。楔形文字通过记述财税、贸易、法律、文学等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两河流域古代先民的生活样本。
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文献称“两河之间的地方”,如今分布着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黏土是洪水泛滥后留下的珍贵资源,可用来修建城市、制作陶罐和书写的泥板。5000年前,灌溉农业,驯化动物,黑曜石,彩陶,铜锡交易,孕育出美索不达米亚早期文明。数以百计大小邦国的商贸活动,使古叙利亚地区成为水陆贸易的节点,“从波斯湾经幼发拉底河上溯,抵达马里城邦(现今叙利亚境内),之后转陆路抵达地中海东岸。”(穆宏燕《千年烽烟与叙利亚古文明》光明日报)商贸繁荣,人口聚集,邦国林立,形成最初的城市及社区管理者。社会复杂化之后需要统筹和计算产品数量,用工量,劳动报酬等等。早期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在陶片上刻画陶罐和动物的标记,楔形文字的雏形。”([美]布赖恩·费根著袁媛译《考古学与史前文明》)经过演化逐步抽象,成为官方记录文字。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表述:“约公元前3400——公元前3000年之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形成出现了世界第一批城市,官员们也发明了一种记录行政和经济信息的方法。”楔形文字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书吏负责书写统计和管理。
古叙利亚乌加里特文明楔形文字泥板,距今3600年——3200年,记载了人们祈求乌加里特的主要神灵,如雨与雷之神和大地之神,以免受毒蛇和疾病的侵害。公元前2400年,杰济里赫东北部的贝达尔遗址泥板记录了农业分配中奶牛和禽鸟的数量。楔形文字“是古老的东部地中海国家间的外交文字。”([美]布赖恩·费根著袁媛译《考古学与史前文明》)先后被叙利亚、伊朗等所使用,后楔形文字被字母文字所取代。“文字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所有的契约、戒律、命令才得以记录。([英]威尔斯著李少林译《世界简史》)
那么,古老的楔形文字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被谁破译出来的呢。[英]希尔主编《大英博物馆珍品之旅》(陈超群译)有这样的记录:“19世纪,在今天伊朗北部考古发掘出土了3万多块布满楔形文字的黏土碎片。”这些泥板来自亚述末代君主阿淑尔巴尼帕(公元前668——公元前627年在位)在尼尼微修建的国家图书馆。藏书内容广泛,涵盖宗教、哲学、天文学、数学、诗歌、王朝世系、史事记录、宫廷赦令、巫术、占卜等亚述和巴比伦时期文化,代表了当时的整体知识水平。黏土板晒干后在干燥的环境里能够存在数千年。如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绵延数千年,漫长的时光洪流,帝国争夺,跌宕起伏,楔形文字亦历经沧桑,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交错重叠在一起,不同文化时期的楔形文字也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圈”,最初学者们对破译楔形文字铭文,应从哪一块黏土板读起,泥板哪头朝上和朝下,文字从左向右看还是从右向左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至十九世纪,德国学者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格罗特芬德在《波斯波利斯楔形文字之考据》中提出,解决难题首先从化繁为简开始,格罗特芬德破译楔形文字的读法,楔形文字是横向书写顺序,从左向右读。1872年,英国学者乔治·史密斯破译大洪水记事板楔形文字密码。史密斯自学成才,26岁发表研究楔形文字文章,被大英博物馆聘为埃及——亚述古物部的助理员。1872年,史密斯发现一块记录公元前7世纪发生的一次大洪水的黏土板,他破译出这个古老故事与《圣经》诺亚方舟相似,而在发生的时间上却比现存最早的圣经版本早了约400年。[英] 尼尔·麦格雷戈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余燕译)中描述史密斯破译大洪水记事板后的惊喜:(史密斯)“在被遗忘了两千年后,我是第一个读到这故事的人。”史密斯破译的这块黏土板被命名为大洪水记录板,也是苏美尔人的名篇佳作《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第11块记录板。《吉尔伽美什史诗》通过半神半人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反映人类起源经历混沌、探索、反思和成长的过程,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第一部史诗,被列入世界文学史开篇读物。
冯时先生在《中国古文字学概论》中论述“古文字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解决古史问题和考古学问题,对文字的解读与诠释揭示历史。”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录着我们未曾看见的历史,并与人类进化过程相依相伴,使我们得以知晓数千年前两河流域西亚先民笔记里的世界。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