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常易,留下的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和厚重;华章日新,承载的是一座城市的奋斗与梦想——我想讲的是,山西南部这座历经千年却风华正茂、饱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城市——永济。
或许你曾因吟诵过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而听闻于此,因聆听过王实甫笔下张生、崔莺莺冲破藩篱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而驻足于此,因热衷于天下梆子戏之祖的蒲剧而情牵于此,抑或因蒲州故城的威严和唐开元大铁牛的精湛工艺而震撼于此。但我想说,这些,只是这座城市厚重历史、美丽风光的一部分。
因为这里是华夏之根,尧、舜、禹三大上古帝王在此建都,留下了一串串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奋斗足迹。《史记》曾记载:“尧建都于蒲坂,后迁于平阳。”上古时期,尧帝选择在蒲州建都,并在此划分天下为九州,尧王台遗址上至今保留的“九州疙瘩”正是这段传说的有力印证。之后,舜帝沿袭尧帝建都永济,更是开创了中华德孝文化的先河。盛唐时期,永济贵为朝廷中都,史称蒲州,傲然矗立的蒲州故城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饱经沧桑的历史。远至上古、近至盛唐,我们不得不感叹,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一处名不虚传的宝藏之地,来到这里,涉足的每一块土地都书写着文明的硕果,每一方空气里都弥漫着文明的气息。
如今的永济,依仗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朝着新时代的现代化城市奋力进军,成为黄河中游金三角地带一座蒸蒸日上的魅力之城,向人们彰显着她多元而又卓越的品质与活力。
这里是中原的“疗养院”。闲来无事,同伴相约,沿山骑行,一步一景。在中华医学始祖的故乡,感受中医文化的千年传承,弘扬扁鹊仁爱至诚、普济众生的医德,汲取中医“望闻问切”“未病”创始、防患未然之精髓。路遇名胜景区五老峰,登高远眺,俯览大地,穿梭在雪花山、神潭大峡谷、尧王台等这些绿意盎然、清新怡人的景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让身体在天然氧吧里恣意呼吸。
这里是山西的“后花园”。她完美演绎着一座古老城市现代化的华丽蜕变,借助山西第二大水系——涑水河穿城而过以及山西第一大淡水湖——伍姓湖临城而居的双重优势,正在打造的涑水亲水宜居经济带将为这座北方水城增添几分温婉与灵动,与客泛舟,自北向南,在蒲剧发源地城子埒村哼唱梆子经典,转而向西,陶醉于伍姓湖湿地的如梦仙境,南眺巍巍中条山的层峦叠嶂,终至黄河,置身蒲津渡遗址,遥望关中平原的雄关漫道、富饶山川。
这里是黄河的“饕餮乡”。数千年农耕文明滋养下的永济人民,在代代传承和坚守中,不负众望地擎起了饮食文化这面独具特色的旗帜,以永济饺子、永济扯面为代表的舌尖美味遍布大街小巷,齐心打造的“永济味道”更是带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行走在大江南北,讲述着绵延而悠长的小城故事;与此同时,凭借水产养殖的天然土壤条件和濒临黄河的区位资源禀赋,打造了黄河中游地区最大的“河鲜交易集散地”,为这座城市赋予“新兴河鲜之城”的美誉……
涑水一渠穿城过,中条山下小江南;山环水抱宜居地,舜帝故里文化乡。数不尽的风景宝藏、道不尽的人文故事,使这座北方小城散发着无穷的生机和无限的魅力。
冯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