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三点聚力”推进清廉建设

  要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全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清廉建设开展以来,沁水县始终秉持“只有清廉沁水才能实现如画沁水”、只有做好“沁之水”文章才能实现“清之风”氛围的理念,围绕“六大矩阵”,细化任务举措,狠抓推进落实,持续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聚焦难点压责任,增强清廉建设“牵引力”。清廉建设“谁来抓、怎么抓”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沁水县聚焦责任落实“谁来抓、怎么抓”,着力构建主体责任、工作专班与清廉单元创建单位系统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一是县委主动扛责。先后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15次,专班推进会议5次、专题调研16次,引领保障清廉沁水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二是工作专班强力推动。实行逐级包联、常态督导、书面提醒等6项机制,开展5轮次“回头看”督查,下发提醒函39份。三是六大单元争先创优。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择优培树示范典型33个,先后涌现出“沁纪+”“礼廉互促”“三治融合”等系列廉政品牌,推动形成齐头并进、全域共建的良好局面。
  扭住重点破症结,增强清廉建设“内生力”。清廉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过程。一是狠抓案件强震慑。坚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着力深化“强监督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工作。二是守正创新固根本。出台《关于推进全县村级监督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村级监督工作办法(试行)》,构建“四员一体”监督体系。三是建章立制管权力。结合实际,督促相关部门查找制度漏洞576个,推动完善制度966项,制定资产管理、财务审批、薪资补贴发放等流程图
9张,不断扎紧织密小微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
  打造亮点树品牌,增强清廉建设“感染力”。围绕打造“沁之水清之风”清廉品牌,全域化营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一是搭建“廉”课堂。着眼架构立体化、多样化、特色化廉政教育体系,高标准筹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精心打造全县首条清廉文化精品研学路线,第一批
4个“新时代廉洁教育活动场所”命名挂牌,形成“1+X+4”廉政教育格局。二是举办“廉”活动。举办“沁之水清之风”廉洁文化大型书画展,全县1.2万名党员干部自觉观展并接受廉政教育。三是创新“廉”载体。组织“沁水之声党音入心”新时代廉政主题宣讲11场,录播“一把手”清廉访谈47期,让全县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廉政教育。(作者:沁水县纪委监委 祁俊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30期

  • 第2023-07-29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4期

  • 第2023-07-23期

  • 第2023-07-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