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有鲜明的理论观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工作方法,这为我们更好地领悟能动司法提供了根本指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诠释。能动司法是新时代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法院在履职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司法理念,把握司法规律,积极能动履职,推进和深化司法改革。要做到能动司法,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为指导,深化规律性认识,坚持从实践出发,运用系统观念,主动创新创造,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以司法理念的现代化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维护司法公正,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落到实处。要从新时代能动司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做深做实新时代能动司法推进司法理念现代化,从坚持系统观念抓好新时代能动司法基础工作。
一是树牢系统观念,服务工作大局。系统观念是统筹推进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能动司法要以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部署,将司法审判工作置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工程中去,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置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发展需要中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个司法审判工作的最根本原则和最大优势,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加自觉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以司法理念的现代化提高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司法审判工作的政策要从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工作的思路、举措、办法要着眼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实际问题。坚持“两个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智慧,传承好中华法系中优秀的思想和理念,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能动司法路径。深入调查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把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找准司法工作精准发力的切入点、结合点,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的工作,防止消极审判、机械司法、就案办案问题的发生。
三是增强创新能力,促公正提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本质上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能动司法要把创新作为推动司法审判工作的第一动力,把握好公正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推进理论创新,坚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脉和根脉,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动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在工作思路上既要知道发展优势,挖掘潜力,也要了解制约因素,找出短板,在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也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推动司法体制机制创新,以司法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各方面运用创新举措相互配合,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发力,完善审判工作态势分析、司法建议及各项联动工作机制。
四是站稳人民立场,依法能动履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研究和准确判断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司法力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让司法审判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健全司法与民意沟通互动机制,依法保障人民参与司法,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法院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要发扬斗争和担当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在重大考验面前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亮剑,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顶得上去;强化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作者: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