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

酒令杂说

  酒令是筵席上助兴取乐的游戏,史载西汉年间即有。古时行令很简单,所谓“饮不爵者,浮以大白”。南北朝时,南方的士大夫在酒席上吟诗应和,迟者受罚,已成风气。唐朝,“唐人饮酒必为令为佐欢”。《胜饮篇》中有:“唐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呼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梁书·王规传》记载:“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视为酒令。”欧阳修《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古人饮酒行令,推选一人为令官。比试者或投壶猜枚,或联诗对句,或拆字测签,或猜拳行令,经过一番“游戏”,最后由令官仲裁,输者或违令必须“饮满一大白”。
  酒令,按形式可分为雅令、通令和筹令。雅令,是指文人的酒令,这类酒令按内容可分为字令、诗令、词令和花鸟虫鱼令。前者要求象形、会意兼有,形体结构随意增减离合变化特多,或遣词造句,或意义通联,或妙语双关,或双声叠韵,或顶针回环,真是变化万千,趣味盎然。后者又要敏捷与智慧,心快、眼快、手快、嘴快四者缺一不可。一次,唐朝使节出高丽,宴饮中,高丽一人行令曰:“张良与项羽争一伞,良曰‘凉(良)伞’,羽曰‘雨(羽)伞’,”唐使者应声对曰:“许由和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错葫芦’。”这则酒令巧用谐音,名对名,物对物,非常巧妙。雅令中还有更为古雅和妙趣横生者。
  以诗文的“智力竞赛”为内容的雅令,虽然情趣古雅,然而一般人做不来,所以又有一类酒令出现了,它不必劳神,几乎人人皆可为之,这种大众化的酒令被称作通令。凭投骰子。划酒拳的运气,当然不必动脑筋。只是此类两军对垒,“火药味”似乎太浓了点。击鼓传花,则是通令中较为雅致的形式了。
  至于筹令,是用雅俗共赏的酒令。因是从筒中掣筹行令,故名。筹子用竹或木片制成,上刻饮法,典型的如“觥筹交错令”。
  雅令、通令和筹令,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考之历史,酒令实无定制,当筵者可以依据座中情况加以发挥。酒令若是制得巧,自然是宴乐无穷。

阎泽川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21期

  • 第2023-08-20期

  • 第2023-08-19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4期

  • 第2023-08-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