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遇靠的是机缘巧合,有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看对方一眼就觉得是命中注定的人,即成为生死之交;有的人一见面就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
我和她分别已经有13年了,一直想与她成为朋友,最后却以遗憾收场,就算半个朋友吧。半个朋友,足以让我挂怀至今。
这还要从我的故居——古矿南区说起。由于腿脚不便,姥爷每天陪我下楼去走路,谁晓得这样重复的“工作”还会带给我一丝的新鲜感,以至给我带来了美好的、终生难忘的回忆。
某天中午放学,姥爷还在陪我走路,我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一个女同学边走路边捧着书看,我非常想和她交朋友。于是,我就留心她在哪儿住。她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能碰到她,她每次见到我都冲我微微一笑,时间一长,我更加强烈地想和她当面说:“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可惜这句话一直都没有机会说出来。一是我言语不清楚,二是我错过了好几次机会——人生的机会也就那么一两次,当时怎么就没有抓住这些机会呢?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痛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为了能和这位女同学说“我想和你交个朋友”,我绞尽脑汁想了一个极其冒险的行动。两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时分,姥姥、姥爷正在午休,我自己在书房里静静地看书,看了下电脑上显示的时间,便开始悄悄地实施我的计划。我从椅子上慢慢地滑下来,再慢慢地爬出门外,扶着栏杆慢慢地下了楼。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下楼,当时的心情真的是紧张、兴奋、激动,紧张的是既怕邻居出来发现我独自下楼去和姥姥姥爷“告状”,又怕自己从楼梯上滚下去;兴奋的是终于自己可以下楼了;激动的是马上就要和她“表白”了。到了一楼的楼道,我再爬到平时锻炼的铁车跟前——我的车也是姥爷为我量身定做的,车的框架是细钢筋棍焊接的,最重要的是车身旁边还有一个可以开闭的门,每当我走累后可以进去坐在车里歇歇,我称之为顶配“宝马”。扶住车站起来以后,我又把车弄出单元门下了两级台阶,想出小区门去学校找她。小区离学校就隔一条马路,但小区看门房的阿姨为了我的安全不让我独自出去,这时我心如火焚,又心生“一计”,于是推着车快速跑到另一个门岗,趁着没人时用尽全力冲上了坡、冲过了马路,汽车、货车从身边经过,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大喘气歇了几分钟,准备推着铁车上学校的大坡时,上了5次都没有上去,坡太陡了车溜得太快,第6次再冲时直接就把我扣到车底下了。过了很久,也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给姥爷打了电话,说我在外面摔倒了。姥爷鞋都没有提好,外衣只穿了一条袖子就急急忙忙出来找我了,把我拉起来后,问我是怎么跑出来的?我啥也没回答,只是哈哈大笑,姥爷只好带我回小区了。
还有一次,父亲的朋友约我们晚上一起吃饭,我根本就没心情去,父亲却执意让我去。坐上汽车去饭店途中,魂不守舍的,就在前面堵车时,不耐烦的我在车内向外四处张望,蓦然又看见了那位女同学放学回家,我当时真的想推开车门下车和她说句话,可是此时前面的车已经加了油门走开了,我坐的车也启动了,真不知道此时此刻如何用言语表达我失落的心情!
最无奈、最可叹的是一次周末,母亲带我去黄华街的“晋城书城”买书,正选书时母亲的手机响了,母亲让我坐在靠近玻璃窗的书台上就出去接电话了。这时我发现旁边坐了个女生正低着头看书,特别像那位女同学,我就想和她打招呼,可是后来想了想,如果万一认错了人,那不就冒失了吗?所以就没敢和她打招呼。等母亲回来扶我离开书店时才发现还真就是那个女同学,我只有仰天长叹了!
自从我在书店碰见她看书后,每周都缠着母亲找各种理由带我去晋城市的各个书店买书。醉翁之意不在酒,晋城市所有的书店我几乎都去遍了,可是,去一次失望一次。
在小区每当我走到市场门口时,都要往里看看,我也知道这是多么幼稚的做法,“望眼欲穿”这四个字,完全符合我当时的心情。
最后我还想对她说:我已经和南区“永别”了!也和你“永别”了!南区和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美好记忆。
赵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