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赴一场民族建筑艺术的千年之约

——读《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明灯清秋夜,静坐于桌前,翻开《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的扉页:大片的留白映衬的那一小段黑色文字格外醒目:“在山西,砖筑或石砌物,斑彩醇和,多带红黄色,在日光里与山冈、原野同醉,浓艳夺人,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砖石如染,远近殷红映照,绮丽特甚。”思绪于瞬间跟随梁思成先生对山西庙宇远景特征的瑰丽侧写飘远,宛如真就行走在故乡的山川之间,在日光里、在夕阳下,或是在这深秋某个红叶炫目的密林深处,或是在某个隐匿于表里山河的质朴乡野间,又或是正夹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于城市喧嚣处,赴一场民族建筑艺术的千年之约。
  跨越千年,熠熠生辉,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在这片仅占全国陆地面积1.63%的土地上,坐拥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28027处。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此灿烂的建筑艺术瑰宝,如此令人惊叹的匠心传承……绝不应该成为深闺美人“冷处偏佳”,这时光凝练出的人文之美,这民族建筑艺术的精魂应该被更多的人看见!
  当然,文物之美、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不像自然之美,可随意领略。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个无知无畏的少女时,也曾买来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书,誓要“啃”出点样子来,也不愧自己生在山西。可惜,略翻几页便束之高阁,专业终究是专业人士的食髓知味,可专业也绝对会是门外汉的“南墙”。然这美又绝非普通人高不可攀、望尘莫及,只需换个思路、换个角度,从想要了解专业的科普类的书籍里便能找到捷径,正如我当下翻阅的这本书。它在山西这座纵跨千年的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浩瀚如海的馆藏里,精心拣择、用心编排、诚心设计,试图为普通读者、旅者、建筑爱好者打开山西古建的神秘大门,仿佛一位优秀的导游,总能想方设法让游客在旅途中快速了解该看些什么,又该怎么看才能不虚此行。
  “山西遗存的早期古建筑数量最多,唐代至元代的木结构建筑,山西有518座,占到全国的82%。山西古建筑的历史跨度最长,从782年到清代末年的1000余年,历经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代。山西古建筑的品质最高,每个时段的代表性建筑在山西都有遗存。山西古建筑的分布面广,山西的东西南北各地都有令人惊叹的古建筑。”在序言里,作者就提出了4个最,不需赘言,山西古建筑的整体风貌便清晰在读者面前呈现。
  领悟到山西古建筑的盈千累万,古建筑艺术之美的灿若繁星,又要如何在有限的时光用有限的精力去浩瀚天地间捕捉那些真正能动心,能让灵魂升华的美呢?作者“从古建筑艺术的角度切入,在浩如烟海的山西古建筑中,选择最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珍品100处,指出这些古建筑的看点,使游客更好地欣赏中国的古建筑之美,更深入地领略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从经典、看点入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凝练丰富厚重的历史,让真实精美的图片呈现质朴灵动的建筑。细读此书,传承在字里行间流淌,文脉在抚今追远中跃动,穿越千年的民族建筑艺术之美扑面而来,带着历经岁月濯洗的沧桑往事,带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极致匠心,带着东方民族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直击人心。
  书中选取的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佛光寺、太原晋祠、晋城青莲寺、芮城永乐宫等100处珍贵的古建筑,均为国保文物中的官式古建筑,包括历代佛寺、道观、祠庙、官衙等,最能体现中国古建筑的雄伟、辉煌、壮丽以及技术、艺术的演变过程。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古建筑的“顶上功夫”,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庑殿顶的高贵、太原晋祠圣母殿重檐顶的恢宏、临汾东羊后土庙十字歇山顶的典雅、太谷净信寺戏台前台卷棚顶的柔美;在这里,可以仔细琢磨古建筑斗拱的神奇,从应县木塔第二层的檐下斗拱、五台南禅寺大佛殿前檐铺作等看建筑美学和建筑力学的奇妙融合;在这里,可以仰望古建筑的抬梁式构架,体会不同时期异变之美;在这里,连古建筑的天花板都那么讲究,大同云冈石窟第九窟前室的窟顶雕刻方格五彩斑斓的平棋、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内制作精巧的藻井、泽州二仙庙正殿内匠心独运的天宫楼阁等,这些绚丽多彩的立体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在这里,还可以走进壁画、彩塑、雕刻艺术的海洋,忽而幻化为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壁画梳妆图中娴静的仕女优雅上妆、忽而变身为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悬塑上灵动的乐伎飘然而舞……穿越时空在其间自在徜徉,寻觅生活气息,感受艺术不朽的活力。
  曾经,我也与青春做伴,走过三晋大地的山山水水,看晋南春色,塞北风雪;感故乡文化、民俗风情;当然也常常流连在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群落,装模作样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但,即使请了专业导游,对于古建筑欣赏的经验,也大抵是先直观的震撼、再边听边看拼命记忆、然后便是“雾里看花”的迷茫,最后就剩“相忘于江湖”的遗憾。而今读此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对人文景观之美的深层次欣赏,确实需要一些必要的知识打底。此书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章节,更有利于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也方便文旅爱好者快速查阅。令人惊喜的是,书中还附赠一小册,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古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和常用名字术语,方便人携带记忆。
  文化越千年,传承永不灭。当下,乘着时代东风,山西文物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山西文旅发展也正如火如荼,《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正当其时。千年回望,邀您赴约,相信在这本颜值和实力俱佳的工具书的引领下,您的古建品赏之旅将会是赴一场回味无穷的艺术盛宴。
  林徽因说:“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清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懂得你的言外之意,理解你的山河万里,尊重你的与众不同。”我想说,读过此书,我觉得,人与古建筑也可以如此,当你了解了它,喜欢上它,你便也可触摸到那言外之意、山河万里、与众不同,触摸到它灵魂深处独属于你的美。

孙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1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10-09期

  • 第2023-10-08期

  • 第2023-10-07期

  • 第2023-10-06期

  • 第2023-10-05期

  • 第2023-10-04期

  • 第2023-10-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