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店秧歌因流传在山西侯马市白店村而得名,其表演形式独特,演出队伍自成一家。白店秧歌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伞”的角色表演上。“伞”的动作特征是僵硬、机械、呆板的,配合的面部表情也是老成持重,或说是“无表情”状。做幅度小的动作时,“伞”的手臂形态则像木偶,和皮影的四肢一样,从肘关节开始,再到肩关节,似被人提着一根线,平行做出动作,且两只手臂因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能在身体周围小范围活动,即使加以步伐的转换,处于静态的造型时,左手的“扇”也只做出“点”“顿”“砍”的动律。做幅度较大的动作“变身跳”“射雁跳”“吸腿转”和“掖腿转”“鹞子翻身”等动作时,上身保持板正、直立,通过脚下的移动做出翻转、起跳、腾空等动作。这一表演特征与其他非遗传统舞蹈灵活的身段表演有着明显的区别。白店秧歌“伞”的角色表演,间接或直接的隐现着她的文化遗留因素。
民间文化有一个从素朴简陋向繁复精美的演变过程。每一个重要题材,都有它的原始形态,最初的开端,也都有一个发生的时间和原始的发祥地。他们的研究是要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民间文化异同的比较,对题材模式的迁徙和流变状况进行探索,力图确定其形成时间和流传的地理范围,从而尽可能追寻这种题材模式的最初形态和发源地。
学者泰勒还以文化进化观为理论基础,依照了“文化遗留”研究法来研究。他认为这些都是“初级文化的生动见证或活的文献”,也是“高级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级文化提供了一些资料和文本,使我们的研究增添了一些可靠性和科学性。
据了解。1965年,我省考古工作者曾在白店村东北的牛村发掘了一批金墓砖雕,从中发现了关于民间社火活动的砖雕群像。其中一幅的砖雕上刻有一打伞者和身着长袖衣裙的女角等五人。现流传的白店秧歌的表演由六人组成,舞队中有舞伞者一人,鼓手一人,击锣者二人,拍镲者二人。从表演形式看,白店秧歌与这组民间社火砖雕群像颇为相似。除此之外,在金墓中还发现了一张标有附近村名的简易地形图,图中所标的村名大多都同现在白店村周围的村名一样,而白店村所标的是“裴店”。用侯马当地的方言讲“白”与“裴”的发音是相同的,都读作“pei”,也有专家推测是后人将“裴店”写成了“白店”沿用至今。这组砖雕群像上所反映的民间社火活动是不是白店村一带所盛行的民间舞蹈——白店秧歌?其中“伞”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一表演特征?本文以这些思考为线索,以金代砖雕中的社火表演群像为依据,结合白店秧歌“伞”的表演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探考。
从静态的文物遗存上可以显现,金代社火表演在当地已有了成熟的表演形式,并且非常盛行,其兴起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历史上。唐代是宫廷乐舞的鼎盛和繁荣时期,从宋代开始的队舞和“竹竿子”,才逐渐拉开了民间舞的序幕,以致逐渐发展到“勾栏”“瓦舍”这一繁荣的景象,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着生动的描绘。宋代,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昌盛繁荣、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继唐代宫廷乐舞衰败后出现的民间歌舞艺术的高峰期,在整个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徽宗时期,汴京人口骤增至一百多万,成为当时世界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地方。经济的繁荣,商贾、市民阶层的扩大,各地民间技艺蜂拥而入,喜庆佳节“花光满路,箫鼓喧空”。元宵节灯会“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数十余里”。据考证,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技艺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其中包括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诸如傀儡(木偶)、嘌唱(清唱)、今生(歌舞)、散乐(乐器弹奏)、讲史(评书)、皮影戏、驯鸟兽、猜谜等,其形式不下数十种。在演出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表演形式还分门别类组成各自的团体,其中“队舞”的出现代表着民间舞蹈的高度发展。
因非遗传统舞蹈白店秧歌“伞”表演形态、动律遗有影偶的特征。以这条主要线索,又考证了当时影偶发展的状况。据《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影戏曾盛极一时。唐、五代之前一些关于民间百戏的记载中曾提到各种傀儡戏,但没有任何关于影戏的痕迹,更多只是流传的一些民间传说,没有关于影戏的史载和实物,缺乏史料的佐证。而记载影戏最早又见于宋代,所以,从史学研究角度来看,谈论影戏又以宋代为始。正如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以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
中国影戏在北宋的汴京兴起和发展,与其水陆都会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商品贸易及商业交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都沉溺于对现世物质的享受和世俗欢乐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的精神文化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人们需要新的文化来填补心里的幻想,随之一种新的文化就产生了,人们开始欣赏着这种文化,同时也在填补着这一种文化,使它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帝王与万民共观散乐百戏,士大夫则醉心歌楼酒馆,影戏在这种经济发达、崇尚享乐、民意繁荣的环境中迅速发展起来,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内涵。
宋代《续明道杂志》中记有“京师有富家子……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瞩弄者且缓之。”可见当时影戏的高超表演,已经能达到让观众们看三国掉眼泪的程度。
《东京梦华录》卷六和卷五“京瓦伎艺”条记载了宋崇宁、大观以来的东京“诸门皆有官中乐棚,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正是说明了影戏已构成宋代民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当时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书中也记载了宋代汴京的影戏种类较多,除了以纸窗为台。“用彩色装皮”的皮影戏外,还有其它不同形式的影戏。比如以手为之的“手影戏”,以真人模仿影人动作为戏的“乔影戏”。这里的“乔”即为装扮,称之为“乔影戏”。其并非用灯影作戏,而是属于模仿影戏动作的滑稽影戏,常在游行队伍中作滑稽性表演、或“戏于小楼”模仿大影戏表演。可见,模仿影人做舞的表演在宋代就已经开始。
北宋的都城汴京是中国影戏历史上最早的繁盛地。也是中国各地影戏广泛流传的发端之处。自从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后,将影戏艺人掠到北方而形成的北方影戏,影戏艺人随宋都南迁而形成中原至江南一带的中南部影戏和影戏艺人避靖康之乱西出潼关而形成的西部影戏。自此之后南影北渐,影戏艺人就在各地扎根繁衍,逐渐在全国形成了三大区域性流派。
南宋徐梦莘所著《三朝北盟会编》有这样的记载: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侯方脉医,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笛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解军前。开封军人争持文牒,乱取人口,掠夺财物。自城中发赴军前者,皆先破其家计,然后扶老携幼举家前行,亲戚故旧涕泣别离,相送而去,哭泣之声遍于里巷,如此者日日不断。
徐梦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极为真切的故事,金国派遣使臣,到达宋朝的皇帝面前去索要医生和各种作艺的人,其中包括弄影者。开封府的官员从中勒索,强迫这些人赶赴军前,交给金国军队。金国军队便把这些人掠到了北方。
另据文献记载:宋代词人姜白石曾有诗记述了当时的情景: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应不尽婆娑意,更像街心弄影看。
虽然无史料考证当时剧目的详情,但中国的影戏应该就是从这里流传开来的。
与白店秧歌颇为相似的这组砖雕社火群像中,除“伞”的角色突显,还有一“乔妇人”的形象较为鲜明。这里的“乔”也是装扮,装扮成为一个妇人。本文前面提到,宋代的影戏形态丰富,其中以真人模仿影人动作为戏的“乔影戏”,可能为真人模拟影人生硬机械举止的一种歌舞表演。从“乔影戏”真人模拟影戏的动作的表演样式,与现流传的白店秧歌的“伞”表演形式、形态特征基本相似。从影戏流变的时间还是流传的地理范围,乃至表演特征上来说,与白店秧歌的文物遗存给出的信息也是重叠吻合的。以此,大致可以断定在白店秧歌表演形式中,“乔影戏”的遗迹犹存。至于白店秧歌中具有“傩”舞的意味,因影戏的起源与古代弄影幻术、民间弄影之嬉、古代楼皮雕饰、民间剪纸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到汉唐傀儡表演、五代挂图俗讲、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影响而产生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具有中国文化的渊源特征。
李瑞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