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山西作家中,女作家林小静的作品令我比较关注。这位来自铁路系统,以新闻报道为职业的作家,极短的时间里两部作品相继与读者见面。
2022年9月,林小静创作的反映当年太原解放前夕,太原南站的地下党组织成员及家属,冒着生命危险,将用时三个月绘成的阎锡山守军城防图,几经艰难安全交给驻扎在榆次的解放军攻城部队,为太原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长篇小说《寻找消失的英雄》,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2023年5月,林小静创作的讲述山西铁路工人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保障前线各种军需物资的及时供给和铁路运输线的安全畅通而不怕牺牲、英勇付出感人故事的长篇纪实文学《流沙》,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目前,林小静创作的另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那年他们正青春》,近期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另外,被林小静视为突破了自己既有的文学创作领域,反映大国重器背后山西有关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们心怀产业报国之梦想,为东方红、神舟系列飞船、核潜艇、港珠澳大桥等国之重器付出艰辛努力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已交由出版社,进入出版程序,不久的日子里将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显然,这一部又一部力作的完成,不是林小静一挥而就的结果,她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汗水与不易,自不待言。
今年7月1日,由山西综合广播与山西经济出版社联合录制的纪实文学《流沙》,开始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这对于已经是严重的盲眼残疾人的我来说,不啻巨大的精神福音。我不仅可以聆听到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山西铁路工人抢运物资、抢修铁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而且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林小静在红色题材的深耕中传达出的崇尚英雄、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2020年8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到来前夕,林小静从太原铁路局离退休部门获悉,山西目前健在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铁路职工有30多人。这一数字之所以不是特别精准,是因为在林小静拿到那份名单时,又有几位老同志相继离世,意味着林小静手中的名单在一天天地缩短。所以,寻找、走访、采写这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的工作,容不得再拖延下去了,必须加快速度,对这些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同志进行抢救性采访,于是就有了这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长篇纪实文学《流沙》。
在这部近20万字的作品中,林小静虽然只讲述了21位铁路老同志当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但这21位普通铁路职工,当之无愧地成了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10万铁道兵战士与5万铁路工人的代表和缩影。他们为保障抗美援朝战场上打不烂、炸不断的铁路运输线的畅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感天动地,彪炳史册。用彭德怀司令员的话说,“朝鲜战争打胜仗,一半功劳归前方浴血奋战的同志,另一半功劳归负责维护交通、保障供给的同志,他们也是在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天天在拼搏”。
在他们当中,有瞒着父母奔赴朝鲜战场,在清川江大桥再次被敌人炸断后,为了能将棉衣送到江对岸,让全班战友御寒战敌、抢通铁路,在冰天雪地中把最后一把炒面留给同去背棉衣的小战友的樊天印;有让村干部开具虚假年龄证明,从而得以奔赴朝鲜战场,后来在敌人对熙川北1号山洞的轰炸中痛失8位工友,自己也身负重伤,脑神经严重受损,以致终身留下后遗症都无怨无悔的刘万益;有为了完成支队交给自己的任务,即使遭遇敌机的跟踪轰炸,昏迷不醒,也把指挥部的重要文件紧紧护在胸前的马占魁;有入朝后每天一边认真完成机车检修任务,一边热切期盼组织上能批准自己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申请,但由于家庭成分原因,这一心愿最终也没能实现,后来在一名光荣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影响下,放下思想包袱,像一名真正的团员一样,在一次桥梁抢修当中和其他团员、青年一起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咬紧牙关,有力保障了桥面铺设和列车通过的张子明;有在圣湖里车站排查电话线路故障时遭到敌机轰炸后,顾不得擦拭身上的血迹,背起工具向着断开的电话线迅速跑去,即使会再次遭到敌机轰炸,粉身碎骨,也要保障通讯畅通,保证前后方命令传达毫无阻碍的段思德……
他们每个人从事的具体工作有所不同,有的是火车司机,有的是司炉工,有的是养路工,有的是检车工,有的是调车员,有的是车号员,有的是值班站长,有的是军事代表,还有的是通讯员、统计员、卫生员……但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保障铁路运输大动脉的畅通,将各种军需物资及时运至前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每天都会遭受敌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抢时间,拼速度,斗智斗勇,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壮歌。
林小静撷取这21位铁路职工生命中最光彩照人的一面,用朴实无华、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他们那平凡而动人的英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山西铁路工人乃至中国铁路工人在国家危亡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崇高精神。
综观《流沙》一书,我认为《流沙》至少有如下两个鲜明特色:
其一,21个感人故事单独成篇,独立性强,但合起来看,21个故事中的人物又共同构成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山西铁路工人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全力保障铁路运输大动脉安全畅通和前线急需军用物资及时供应的群体形象。
其二,全书的语言朴实无华,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缤纷的粉饰,而是把深厚的情感、强烈的抒情和生动的描写,都融入在质朴纯净的语言中,娓娓道来,缓缓讲述,收到了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流沙》一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生动塑造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在朝鲜战场上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铁路工人形象。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人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铁路职工,但正如林小静自己所说,“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总有一些背影,值得我们深情凝望。那是对曾经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以及祖国安宁而献身的无名英雄一种崇高的敬意。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书写,让更多的平凡人物以英雄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线。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英雄”。他们虽然与战争最前线同敌人面对面英勇拼杀的志愿军战士无法相比,与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特级战斗英雄无法相比,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保障铁路运输线畅通和军需物资供给而作出的重要贡献不可磨灭。
林小静在红色题材领域的深耕,就是她对内心强烈的英雄情结的抒发,对英雄人物的致敬,对那些已经远去和正在渐渐远去的英雄背影的深情凝望……
王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