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充满乡土气息的心灵吟唱

——散文集《半边烟火》读后

  近日,收到了程庆莲女士新出版的散文集《半边烟火》,很为她高兴。她是一个勤奋的人,总是在文学之路上不断地跋涉、酝酿、创作。
  这本散文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女作家蒋殊作序。全书分三辑。第一辑:乡烟·乡愁,写远去的父亲和对故乡的记忆;第二辑:问山·问水,写山水、行程;第三辑:我写、写我,写作者眼中的文人和朋友眼中的自己。
  在第一辑中,作者通过写给父亲的10封信,写出了对逝去父亲的无尽思念,令人动容。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乡土作家,父老乡亲就是她永远的牵挂,家乡就是程庆莲的根。这根盘根错节,长满了乡情、乡愁和乡思,更长满了对故乡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热爱和眷恋。这份沉甸甸的爱,像大树上的叶子那么茂密,让人永远也写不完、读不尽。《年味》《记忆中的农家小院》《野花香》《香槐花》等篇章,语言清新明快,充满回忆与童趣。《年味》里有“大扫除”的忙乱,有“做豆腐”的快乐,有“蒸花馍”的喜气,有“杀鸡宰猪”的热闹,有“下锅子”的紧张,有“贴对联挂灯笼”的企盼。一组文章写出了小孩子对过年的向往和满心的欢喜。
  作为一名女性,作者以特有的细腻笔触写农村爱花的女人,写得很细致、传神:“指节花一开,村里爱美的小媳妇、小闺女就开始忙碌了。她们在结束一天的洗锅刷碗后,把花朵小心摘下,捣成糊状涂在指甲上……指甲就变得红艳艳了,这红红的指甲足够女人们美丽一个夏天。”平实的叙述背后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无限留恋和对山村女性的真诚赞美,她们善良、质朴、清纯,像这些盛开的花朵般美丽!
  第二辑“问山·问水”是作者的游记散文。作为沁源人,当然最深爱自己的家乡,爱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十多篇游记中,有一多半的篇章在写沁源,写太岳山,写沁河水,足以说明家乡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也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书写沁源山水,挖掘沁源历史,展示沁源风貌,弘扬沁源文化。在作者笔下,“万山环列之”沁源群峰壁立,岗峦耸翠,逶迤起伏,延绵不绝;“源头活水之沁源”汩汩出世,浩浩荡荡,汇入黄河,奔向大海;“人文万象之沁源”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英勇顽强,包容大气。作者以极大的热情饱蘸艺术的源头活水,讴歌太岳山水,谱写时代华章,更加激发了沁源人民热爱沁源、建设沁源的热情和干劲。
  其他篇章中,最喜欢《走霍州》和《冬趣石口子》这两篇。《走霍州》写霍州的历史与现实,霍州署是一处始建于唐代的文化遗产,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闪耀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光辉。文章写了七里峪的美景,写了娲皇庙的沧桑,写了霍州署曾经的辉煌,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让人沉思和向往。
  《冬趣石口子》写得很有情调。之所以特别喜欢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的老家就在这里——沁北重镇王和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经常听大人们说过石口子的神话传说,也知道一直走能到达介休市的龙凤村,风景绝佳,神、奇、险、秀集于一身,是探险者的乐园。但因没有像样的路,因此在家门口的美景竟然未曾去过。读了这篇散文,让读者领略到了石口子的另一种美。
  第三辑的文章是一组书评。有作者对他人作品的赏读和评论,也有文友对程庆莲诗集的读后感。对于写作,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作为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和专业作家还是有区别的。正如作者所言:“写文章对于我是忙乱生活缝隙里的消遣和享受,也是苍白生活的点缀和花絮”。相信这句话也是大多数写作者的一种状态。但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普通的写作者也能写出好文章、好作品,只要你用心去写,付出你全部的热情。
  仔细读了几位作家给程庆莲诗集《我是一片羽》写的诗评,感觉很到位,尤其是著名诗评家王立世写的诗评,深刻、准确、独到,让人获益匪浅。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诗集做了中肯的评价,各有侧重,但共同的一点就是大家都提到的乡土味。作为一名乡土作家,程庆莲把“乡土”二字发挥到了极致,字里行间充满了乡土气息,乡土特色。这源于她对家乡深沉的爱,源于她对文学事业的执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些饱含乡土气息的作品,就是作者扎根太岳山,心系家乡的真情流露,就是她回报家乡的最好礼物。

杨步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9期

  • 第2023-10-28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