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校企合作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按企业需求精准规划课程内容,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也为学院培养适合行业发展现状的人才提供了新思考、新契机。
加强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拓展了实训、就业等合作渠道,切实保障了高质量就业,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模式。要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加大与企业交流沟通力度,谋求更多实质性合作。
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而言,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积极的、正确的就业观是顺利求职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可以放大就业政策效应,增强措施效果,让自己更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就业预期各不相同,深入细致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准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深化校企合作,开拓就业岗位,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机制与需求,为应届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也让学校更了解市场岗位需求。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增强学习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才能在就业创业时掌握更多主动。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一样能实现青春的价值,还能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到祖国和人民最 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明晰岗位需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看到,不同的职业岗位,客观上确实存在着种种差异,就业者在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而言,关键是要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前往校园为大学生讲解求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为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意见,以提升学生在求职应聘中的成功率。在此过程中,各专业学生要结合自身优劣势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种类,在提高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个人之间匹配率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例如,在文学院专修汉语言文学、文字学、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撰稿与编辑、文案策划与写作、行政事务处理、教师等工作,由于上述工作的内容与性质皆不同,因此需要大学生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也有所差异,而大学生可通过在企业中实践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专项能力提升,为后续成功入职奠定基础。此外,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机会。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所要选择的工作岗位的具体内容,并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评估。
校企互利共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与学校相比,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较高,加之企业拥有多方面的物质条件、人才条件、技术条件等,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及时根据市场风向标作出预判并进行产品开发与研发。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可依托企业以较快速度获取市场信息,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等,使学生在就业中获得一定主动权,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与此同时,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可以为大学生专心搞科研提供保障,企业由此可以从学校中获得大量优质的人才储备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二者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以人才促科研,将科研成果依托资金与技术转化为商品,推动产品产业化。长期的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成熟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有效沟通中对人才的培养达成一致目标,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良性用人循环系统,充分满足双方需求,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完善就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支持服务体系是一个将大学生就业管理、服务、教育及研究综合集于一体的开放性系统。比如,学校邀请企业进入校园组织招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把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本领,拓宽求职视野。通过举办校企座谈会、访企拓岗等系列活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供需精准对接,进一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开拓更多实习、就业岗位,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还可以组建“订单班”,即企业结合人才需求确定与学校相关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这种培养方式除了学习基础课程,还会根据合作企业的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为他们量身培养适用型人才。(作者:河北金融学院管理学院 于瑞卿 杨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