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箴吾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散曲家之一。他生于1937年,2020年去世,享年84岁。由于他为中国当代散曲事业作有突出的贡献,所以他的去世令当代诗词曲界广大诗友曲友无限悲痛、无限怀念;人们在痛悼和思念之余不由得就写出了一篇篇发自内心的文字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于是在常箴吾先生去世三周年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散曲创作工作室和中国散曲研究会就联合发起了征集“怀念著名散曲家常箴吾先生作品”的活动,此事由常先生的知心好友折殿川先生具体负责收稿编辑。当征稿通知发出后,全国有29个省区市数百人和多个社会团体热烈响应积极供稿,折殿川先生在编辑成书时共收录了300多人的近600篇作品。
折殿川先生不辞辛劳将稿件按文体进行归类编辑成书,名为《怀念著名散曲家常箴吾先生——常箴吾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作品集》,全书分为七大部分:即散曲篇、诗篇、词篇、赋和古风篇、挽联篇、诵体篇、评论篇。无论哪种文体,作品内容都是讴歌常先生对散曲所作的贡献,都是抒发作者对常先生的敬仰怀念之情。我因为与常先生、折先生有所交往,所以有幸比众多读者抢先看到书中的一些作品,这里不妨先给大家简略做个介绍。
书中作品可以看出人们认知常箴吾先生是一位“当代散曲的旗手”。例如赵玉英在《记常箴吾老师的散曲事业》一文即道:“十多年来,常老师为中国的散曲事业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为散曲之花盛开倾注了全身心力,是神州大地散曲创作的开创者,领路人。堪称伟大的散曲旗手,常老师的一生是奋斗的,奉献的,成绩是卓著的。”李国政的《踏莎行·怀念复兴中华散曲领航人常箴吾先生》的词作也写道:“黄水奔腾,惊涛拍岸,领航勇士迎风站。巨轮问路作先锋,绕礁斗浪明航线。淬炼精兵,佳刊创办,倾心探索宏图远。耄耋挑担不息肩,弘扬国粹终身献”。刘永成《〔正宫·塞鸿秋〕当代散曲家常箴吾先生》写道:“两刊杂志谁开创,首家曲社谁兴浪。方言俚语匆匆漾,元腔古调悠悠唱。传经论道先,击鼓攀峰上,擎旗引路雄心壮”。
人们称赞常先生为当代散曲的发展尽心尽力,成就非凡。刘源春的《古调笑·赞常箴吾先生为曲与诗词同行开路》写道:“元曲,元曲,而今谁情更续。箴吾首唱新红,照亮诗坛换容。”冀建新《〔仙吕·醉扶归〕赞散曲开拓者常箴吾先生》写道:“面对荒芜地,甘做垦荒犁。不顾年高只怕迟,三晋先开戏”。王来发《〔黄钟·刮地风〕赞散曲复兴的引路人常箴吾》写道:“散曲复兴发檄文,黄河曲社逢春;诗词元曲并崇尊,当代散曲留痕。”刘永成《〔中吕·朝天子〕箴吾先生礼赞》写道:“耇庚,笃行,挽棹扁舟劲。茫茫曲海苦心争,助力三峰盛。南北深研,东西论证,九州唱复兴。”
人们敬爱常先生为散曲的繁盛无私奉献,吃苦耐劳。陈克潮在《八声甘州·可敬常箴吾先生》的词作称颂:“友情奔万里卷潮来,真情送潮归。问江山舟远,无私奉献,回味春晖。后代思量曲赋,开创梦缘飞。怀念箴吾老,兴旺生机。”刘永成《〔中吕·醉高歌带红秀鞋〕散曲开拓者箴吾先生》写道:“当年寂寂清传,十载轰轰热转。黄钟大吕声声叹,唯我恩师问天。”
人们无限思念、深情缅怀常先生,宣以清《〔双调·折桂令〕缅怀常箴吾先生》:“振曲坛披月躬耕,沐雨奔波,落笔倾情。”贾柏林《〔正宫·塞鸿秋〕缅怀常箴吾先生》:“宫商三晋翁开创,汾河两岸波击浪,曲坛九域旗飘荡,丰碑一座时传唱。”
缅怀同时,人们更感到要继承常先生的遗愿,进一步兴盛当代散曲事业。马志鹏《常箴吾先生逝世三周年祭》即写道:“曲苑由清日渐衰,常君大步上楼台。一呼百应乾坤转,万树千花又盛开。勤勤恳恳几十年,曲路奔驰一溜烟。唤醒新人齐奋起,笔耕不辍重情缘。雄鸡高唱漫天白,文曲巡天乐满怀。巨匠已乘仙鹤去,繁花继有后人栽。”
常先生曾经身为教师,他的去世,学生们更是悲痛不已,他们怀念老师的教导感恩不已。陈敏丽《悼恩师》:深夜铃音肝肠摧,惊悉恩师驾鹤归。闻言顿作木鸡杵,帘外呜鸣风如晦。类似作品还有王晓明的《深秋恸——悼常箴吾老师》,白尚贤《沉痛悼念常箴吾恩师》,杨晋东《殷殷师恩,难以忘怀》,王晓明《魂萦故土,风范长存——忆恩师常箴吾先生》,杨宗新的文章《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只求与人有益》,常小丽的《先生虽远去,精神永相传——怀念恩师常箴吾先生》,侯惠通《捷足先登——怀念常箴吾先生》等等。
常箴吾先生是当代散曲的拓荒者,他虽辞于世,但他的精神风范永久留存。
门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