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入地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是对中华文明根本属性的深刻思考和精辟总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及其时代价值,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连续性”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子孙发展为当代五十六个民族融合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形态由早期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延伸到当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中华文明疆域由黄河、长江区域扩展到九州万方。历史深刻表明,中华文明的广博与深厚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发展的旺盛生命力,使中华民族面对千难万险皆能于文明宝库中汲取思想智慧和历史经验,从而创造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不绝、迭遭忧患而不衰的文明奇迹。坚定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必须站稳中华文化立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依托,积极凸显中华文明鲜明文化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话语权。
“创新性”永葆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弘扬进取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气质,也是中华文明保持顽强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中华民族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不断创造着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形成了辉煌璀璨的文明成果,持续的历史进步和文化发展使中华民族始终无惧风雨、主动迎接挑战、自主开创新局,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长久兴盛。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独立自主,传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遵循“两个结合”基本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精神标识和时代价值理念的文化样态。
“统一性”凝聚中华文明的强大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筑牢团结基石,巩固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一部中华文明历史,同时是中华各民族儿女团结互助、交流交融、共同缔造坚强统一伟大文明的历史。多元统一的中华文明具有共同的利益趋向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中华民族也就具有齐心协力、团结统一的精神后盾和支撑力量。正是由于多元统一、和衷共济、自立自强,中华民族才能在遭遇困难时凝聚全民族力量众志成城、渡过难关,使中华民族始终具有面对风险挑战的勇气和实力。坚持多元统一,巩固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力,就要捍卫中华各民族共同精神文化纽带,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结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工作融入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内在凝聚力和独立创造力。
“包容性”体现中华文明的开放胸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交流交融,秉持开放包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宽广胸怀与格局。开放包容是一种主动面向外部迎接不同思想文化的谦虚态度,更是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方式。在与其他文明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中,中华文明主动向其他文明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信开放的胸怀与品格,使中华民族在文明交往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守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不断巩固中华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创造性。秉持开放包容,就要坚持独立自主,以平等的姿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的文明发展原则,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和平性”传递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崇尚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明基因,在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我们要以和合之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世界变局中弘扬中华文明的和平理念,共建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作者: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付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