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

炎帝神农的活动轨迹

  •   现在说炎帝遗迹的有五省六地。即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炎陵会同、河南柘城和山西高平。炎帝神农是传说的时代人物。怎么就能够说明,炎帝神农在山西尝百草呢?
      先秦古文献,唯一全面记载炎帝神农氏的,只有《山海经》。其中记载了发鸠山精卫填海,记载了神农尝百草,记载了炎帝生于姜水,这三个明确的信息,都在太行山区。
      从地图上可见,太行山、太岳山都是南北走向,中间有一个横向山脉,分开了长治与晋城,地形像英文字母H。这个横向山脉里,就有发鸠山和羊头山,正是《山海经》记录炎帝遗迹所在地。
      发鸠山,是《山海经》记载炎帝之女精卫填海的地方;羊头山,是神农尝百草获得嘉禾的地方;炎帝出生的姜水,在屯留境内,是源于发鸠山浊漳河的一条支流。炎帝崇尚火,所以它也叫绛水(绛县的绛),红色的意思。天空出现彩虹,山西方言称“绛”。所以古晋国都城是绛县,后来迁都新绛。
      有《山海经》文献记载,这就是文字依据。千年的文字会说话。第一条能站住脚。
      太行山上党地区,与炎帝神农直接相关的地名有:羊头山、炎帝岭、百谷山、五谷山、药草坡、神农城、神农庙、炎帝庙、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等几十处。
      1996年高平出土一块唐朝墓志铭,碑文的地址是“神农乡、神农里”。可见“神农故里”不是能随便叫的:神农乡就是神农故乡,神农里就是神农故里,还有神农寝宫,就是神农故居。神农尝百草在羊头山,这是故地。都有文化源头。
      炎帝陵距离羊头山4公里,当年神农尝百草中毒,不能骑马,只能人抬着走,地名换马村。抬着没走多远,就呼叫不应了,地名“不应村”。抬到一处停放,地名卧龙湾。最后装殓到棺木里,地名庄里,就是现在的炎帝陵位置。周边几乎每个小块地都有地名,地名信息非常丰富。
      上党地区现存炎帝古庙64座,清版《高平县志》记载是“百里百庙”,可见村村都有炎帝庙。高平炎帝陵有国内唯一的炎帝陵古碑,周边有记载炎帝事迹最古老的北齐碑,隋碑、唐碑,宋碑、元碑、明清碑等种类齐全。
      这几方面,都是我国唯一的炎帝遗迹,各省都没有。高平炎帝陵又是最宏大雄伟的,有炎帝陵古碑的。海峡两岸每年共同祭拜,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也只认炎帝祖庭在高平。
      高平的炎帝民俗,以及上党炎帝民俗,是中国社科院专家公认的高度密集区。
      神农在羊头山所获嘉禾为秬黍,品种最优,为历代度量衡的唯一基准物。
      有一本东晋的《拾遗记》记载:丹雀衔九穗禾坠地,炎帝拾而种之,食者老而不死,可是没说在哪里,这其中的学问可就大了。
      丹雀是高平独有的一种鸟。历代帝王都专程到高平捕猎丹雀,捕获后都要记入宫廷档案,是国家祥瑞的标志。《隋书》记载“隋高祖开皇元年二月甲子登基,高平获赤雀、太原获苍乌、长安获白雀各一”。丹雀在高平叫赤雀,捕获一只也必须记入国家档案。
      九穗禾,是多穗农作物。谷子一个穗,小麦一个穗,高粱一个穗。只有一种多穗的农作物,黍子,就是包粽子那种软黄米。过去只要发现长了六个穗,就是嘉禾,必须上报朝廷,国家出现了祥瑞。如同发现了麒麟、凤凰一样,属于最高级别。那么,《山海经》记载了神农在羊头山尝百草。实际是发现了九个穗的嘉禾,属于特级优良品种,得名秬黍。有了优良种子,农耕产量大大增加。神农氏族大量放火烧荒、开拓土地。从此开始刀耕火种,中华农耕文明从此诞生。
      神农尝百草,开发了五谷。一般的文化人,没几个能说清什么是五谷。因为有两种说法,这就把人搞蒙了。
      一种是“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稻、黍、稷、麦、菽”。后一种说法增加了稻子,至今都是主粮,它取代了麻。麻就退出了五谷的范围。显然前一种说法在先,后来演变为后一种说法。
      黍,是我们祖先最重要的一种农作物,神农尝百草最早开发的品种,历朝历代特别重视黍。尤其是羊头山特产的秬黍,因为颗粒特别大,专门造了这个秬黍的“秬”字。禾木旁,右边是巨大的巨。只有羊头山周边出产,成了中国度量衡的最小单位、成为度量衡的基准物。
      这还要说到汉朝的王莽。“王莽篡政”以后要传国玉玺,皇太后就把玉玺拿出来摔到地上。虽然没有摔碎,但是摔掉一个角。传国玉玺就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和氏璧”雕刻而成。摔了一角万分惋惜,王莽就用黄金镶嵌起来,从此有了金镶玉之说。
      王莽虽然拿到了传国玉玺,感觉依旧不足以证明自己篡位的合法性,就做了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延续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王莽“规范了”度量衡基准。
      我们这里不讨论王莽篡政,只说王莽打造的度、量、衡器材,构成了完整的音律和度量衡标准,后世王朝一直沿用。成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社科院先秦史学会,“2004年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18个省、市、自治区7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实地勘察,大多数专家认为:在陕西宝鸡、湖北厉山、湖南茶陵,山西上党这几处炎帝文化遗存密集区,只有上党地区形成了完整的炎帝族生活链。炎帝出生、成长、创业、建国、殡葬、陵庙群,都在古上党高平市羊头山方圆百里之内。

    程原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02期

    • 第2024-01-01期

    • 第2023-12-31期

    • 第2023-12-30期

    • 第2023-12-29期

    • 第2023-12-28期

    • 第2023-12-27期

    • 第2023-12-26期

    • 第2023-12-25期

    • 第2023-12-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