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随着外出求学、就业、安家,故乡的明月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记忆里,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了。长大后,即使偶尔回到故乡,也无法再像小时候一样,一到夏天的夜晚,便躺在家家户户都有的“竹床”上,仰头看着天上像圆盘、像小船、像镰刀、像细眉的月亮,享受着坐在一旁的大人为我们用蒲扇赶蚊子、扇凉风,讲稀奇古怪的各种故事……那种儿时悠闲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令人无比怀念且惋惜。
太阳给地球上的万物带来了光和热,保障了万物的“生”,人类离不开阳光和太阳。同样,也离不开月亮和月光,月亮促成了人们的“想”。柔和的月光,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温柔起来,进而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沉淀和升华。看到月亮,会想起自己的故乡,从而知己所来,识己所在,明己将往。
无奈,在北京,一到夜晚,由于身处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透过窗户向外张望,映入眼帘的,只有林立的高楼和各式的灯光。我走遍全球,发现所有较大的城市都这样,想要专注地面对月亮、享受月光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步入空旷的户外,由于能见度的原因,京城的月多半也是朦朦胧胧的,似乎离自己十分遥远,一点也不亲近,让人逐渐失去了寻找和凝望的意愿。
所幸,在忻州,又赏赐给我多个月明星亮的夜晚,让我重拾与月交流的时光。2023年7月至8月间,我来到忻州忻府区的一个山村中,与驻村书记一起蹲点,吃住和工作都在这里,倒也别具一番意境。在村里,我房间南墙的上半部分全都是窗,最大的特点是足不出户,便能在白日里充分地接触阳光,到夜间又可沐浴月光。
如今,追忆过往,在寂寥而漫长的夜,如果少了月光的陪伴,自己该如何度过?难忘,在月光的见证下,我和驻村工作队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为了精准脱贫而夜访农户,与乡亲们一次次促膝长谈。难忘,在月亮的陪伴下,我在村里房间内的小桌前看书、记日志、写调研。我想,自己笔下的许多文章散见于各大媒体,一定程度也得益于在当时的环境下,拜忻州之月所赐。
忻州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特点,就是黄土高原天高气爽,能见度高。这一点,也成就了忻州月亮的“明”,明得让人通透,明得让人感慨。一回到忻州,似乎连月亮都与自己十分亲近,在这里,与家乡的干部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工作和生活都特别愉快。
月亮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清冷的月光洒了一地。驻村工作交接后,我回到了北京。虽然,我的心底是知道的,无论走到哪里,在夜空中高高悬挂着的依然是你,但似乎只有在忻州,我们才更心意相通、情谊相融。今夜月圆,故乡忻州,我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米广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