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过年,需要一个冬天的酝酿和准备。每当秋收以后,村里人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过年了。好吃的要留在过年品尝,好穿的要在过年亮相,好物件也要在过年摆放。
劳作了一年的人们,进入腊月就开始迎接年的到来。人们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话不假,腊月里赶集买东西就叫买年货,买的东西多数是过年用的。早年的年货,年画鞭炮、红纸炕围、软枣柿饼、饼干糖果,还有酒肉,是必不可少的。对联和鞭炮是过年的标志,是年文化的必须元素,是家家户户过年都离不了的。
小年是迎接过年的开始。到了腊月廿三以后,就可以打扫家了。廿三之前是不能打扫家的,传说中的“灶爷爷”在廿三后升天,提前打扫家的话,会眯住“灶爷爷”的眼睛,“灶爷爷”就不能上天言好事了。扫家以后,窗户在当天换成新纸,炕围和年画陆续上墙,家里就有了一种新的感觉。再贴上对联以后,除旧迎新的味道就会更为明显。
过年前后,也是家长规范孩子们言行举止的时候。从小年开始,家中的长辈就会给孩子们吩咐,说话要说吉利的话,小年之后,父母一般不再指使孩子们去完成家中的刷锅洗碗等活,生怕打碎后给来年带来不吉利。
在统编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春节童谣》里,就把准备过年的程序给说清楚了,虽然过年的准备工作各家不一样,但大项的内容是相同的。要做用卤水点的豆腐,要蒸几斗面的面食,蒸手工捏制的“抓钱”“枣山”,蒸白面馍馍和黍子面黄蒸,用于烧香、上坟、跑亲戚。要杀鸡杀鱼,还有杀羊杀年猪的。要剁两大盆饺子馅,猪肉馅和羊肉馅要分别准备,要够大年初一和正月待客食用。要进行理发沐浴,人们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去年旧貌一剃了之,来年新颜从头开始”,因为这个共识,过年前总要理发沐浴。要理清账务,农村人借钱不打欠条,但讲信用是淳朴的本质,借别人钱的要在年前偿还,欠别人钱的也要在年前付给。
除夕是过年的序曲和前奏。农村人管除夕叫“月尽”,到“月尽”的时候,过年的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人们见面都面带笑容地互相问“准备好了吧?”除夕的饭,山西各地基本大同小异。像在晋东南的沁县,早晨要吃油糕,“糕”谐音“高”,有“高升”“节节高”之意。中午要坐油城,包饺子。坐油城就是下油锅,油炸丸子、豆腐、红薯块、山药块以及麻叶片等食品。晚上的年夜饭,菜肴不一定有,但主食是要吃“金线吊葫芦”,金线是细长面条(后来用挂面了),平常叫齐则,除夕晚上则叫连年齐则,齐则代表两年连接的福线;葫芦是饺子,饺子象征元宝,代表金钱不断。除夕里的家务,男人们是上午扫院倒垃圾,中午贴对联贴窗花,下午担水搬煤炭;女人们是给孩子们试穿衣服,对不合适的衣服进行修改,完成缀扣子、系鞋带等事情,同时准备第二天有人来磕头时给孩子们的糖果、饼干等食品。除夕的晚饭后,一家人要坐在炕上,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包饺子的时候,要在里边包硬币,过年当天吃到的预示着有钱花。除夕晚睡觉前,当家的男人要在院里摆上供品祭拜天地,要在专门的房间或住人房间的一角,摆上父母亲或祖父母的遗像及供品进行祭拜,供品是油炸的大肉块和“抓钱”“枣山”,烧完香之后放几个大炮,就可以睡觉了。除夕晚上,也有守岁熬年的人家。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大年初一的清晨,男主人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起床去烧香,力争在村里烧“头炉香”。烧完香就要打发家里的男孩到院里燃放“开门炮”,在男主人烧香的时候,女主人就叫孩子们起床,并开始准备早饭。初一的早饭,有的人家要炒几个菜喝点酒,也有只吃饺子的。还有一个团圆饼,一种用发面烧的边部隆起的大饼子,或在早上或在中午,初一是必须吃的。吃的时候女主人按人数平均切开,每人吃一块,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初一早饭前,晚辈要给长辈以及家中供奉的祖先遗像磕头。如果晚辈磕头迟慢了,长辈会提醒晚辈赶快磕头,否则不会开饭。大约到近中午时分,磕头的任务就基本完成,家里的女人们准备中午的饭菜,男人们则由长辈带领,去给祖先上坟。大年初一的午饭,或炒菜喝酒,或只吃煮饺子。炒菜则要把稀罕的东西,最好的菜肴拿出来食用。
在大年初一里,老人们禁忌的东西也很多,比如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到娘家,不能动剪刀做针线活,不动扫帚不倒垃圾,脏水不往外泼等。过了初一,就要接二连三跑亲戚,之后就得准备春耕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但过年无疑是最为隆重最为喜庆的节日。在所有的节日里,其他都可以简单应付,甚至可以不过,可过年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地过年。尽管社会飞速发展,但农村的过年,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过年方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年文化。
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