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与年的约定

  这是一场与年的约定。
  年的序幕,始于腊八。腊八粥、腊八蒜,是腊八节的主角。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还早着呢。不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扫除,又怎么过得了年?
  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无人指挥,无人施令,只因年要来了,千家万户,不约而同开启了大扫除的模式。
  大扫除,首先是扫房子,我们统称扫家。母亲说,扫家要看天气。扫家毕竟是自家的事,更确切地说,就是家庭主妇的事。既不惊天也不动地,自然不会有人因此去找先生看天气。母亲又说,过了腊月廿三,哪天都是好日子。之前,逢农历三、六、九,也都是好天气。母亲还说,选个好天气,在墙上扫几下,就算扫开了,以后哪天得空哪天扫。
  母亲扫家的日子总是选在腊月廿三以后,要一直持续到除夕。母亲说,太早开始,到过年那两天就又脏了,总不能来个二次扫家吧。学生时代,学校放寒假一般也是腊月二十以后。经过昏天黑地的期末复习,经过过关斩将的期末考试,经过忐忑不安的煎熬等待,经过心惊胆战的成绩公布,随着班主任一声“放假”,终于迎来了风轻云淡的寒假时光。可是,可是,偏偏又撞上母亲扫家。那心烦,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青春年华,最贪的是懒觉。平日读书起早贪黑,唯有周末能放开了睡,寒暑假那更是睡懒觉的黄金时段。然而,母亲的扫家,让清晨的酣睡变成了小憩。天不亮,母亲便开始张罗扫家了。
  母亲是个讲究人,凡事必得像模像样。在她看来,扫家不仅隆重,而且一定要彻底。房间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家具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要清扫。屋内的每一块玻璃,床上的每一件物品、厨房的每一个餐具,都要擦洗。那几日,洗衣机旋转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母亲的嗓门儿却出奇的洪亮。在她声音的驱使下,我像一只陀螺般转来转去。母亲头裹一条白毛巾,身穿一件黑灰色旧褂子,手里或是一把笤帚或是一块抹布,蹬上跳下,弯腰曲背,出出进进。一会儿扫,一会儿擦,一会儿洗,一会儿晒,嘴里还时不时地唠叨两句。母亲像一个总指挥,所有的物品和我就是她的兵。她先把家翻个底儿朝天,再有条不紊地物归原位。小说的情节着实诱人,我心不在焉地应付着母亲,趁她转身的工夫,赶紧偷看几眼。那时的我,笃定地认为,过年扫家根本就是老辈人的陈规陋习。
  “年少不知曲中意,明白已是曲中人。”如今的我,不仅承袭了母亲的讲究,也明白了由年而生的各种讲究。我自然比不得母亲,可以不慌不忙地等到腊月廿三以后再扫家。我是公家人。公家人越到年底越忙。各种文件雪片般纷至沓来,各种检查比赛般争先恐后,各种事务日子般没完没了,哪里有连续几日的时间用来扫家?然而,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不忘大扫除。一旦哪里没扫到,就觉得心里有个地方皱巴巴的,很不舒坦。于是,一进腊月,我就铺腾开扫家了。每年的心愿很简单,就是能在除夕前一天干完所有的活,从除夕开始,从从容容刷微信,悠悠闲闲翻视频,轻轻松松看春晚。可是,成家二十余载,没有哪个除夕是如我所愿。常常是,除夕已到,自己仍手忙脚乱。春晚已开,自己心一横,不再理会那些没干完的“小尾巴”。活儿,可以留到来年再干;年,总归是要过的;春晚,是断不能误的。
  扫家这件事,使家庭主妇们都进入“强迫”状态。我亦如此。严遵母命,开头必须看天气。逢农历三、六、九恰好是休息日,也就罢了。否则,我就拿笤帚在墙上划拉几下,算是开了扫家的头。扫家的工程浩大,延时很长,我的脑子里早已排布好时间路线。因而,动工前,得用报纸或旧布单遮盖家具。不然,灰尘落得满世界,清理吧,时间不够;不清理吧,就要日日与灰尘共舞。
  屋顶和墙壁扫过,接下来是清理死角。我也如母亲般,只要能挪动的家具,必得挪开,把积了一年的灰尘清理掉。床箱衣橱里都是林林总总的衣物,看着就愁。但有年在那里,浑身满满的能量。一件一件倒腾出来,堆出一座小山。把床箱衣橱拉到一边,处理掉地面、墙壁、背板的尘土,擦洗过家具的里里外外,再把小山一样的衣物一件件叠好复位。橱柜里的每一样厨具都用水洗过,晾干后放回。书柜除了除尘,还要把书分门别类,重新摆放。所有的瓷砖,都要一块一块擦干净,不允许有一个污点。最让人无奈的是玻璃。早年在乡下,窗玻璃就那么几块,一个人站在屋外、一个人站在屋里,哪里不干净,两个人互相指点,很快就擦完了。现在楼高,站在外面是不可能了。虽说有“哥俩好”,可边边角角总是够不着,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眺望远方,那些眼前的点滴也就视而不见了。
  忙碌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还是扫家的事。想到清理过的地方,便如释重负;想到没清理的地方,便唉声叹气;尤其听说谁家将收拾停当,心里就着急焦虑。天不亮就打开洗衣机,夜深人静洗衣机还在“忽拉忽拉”地响。
  腊月里的时间靠挤。上班8小时,即使“身在曹营心在汉”,终归身不由己。其余时间,都可以利用,无非早起迟睡不午休罢了。由于心里装着年,身体就有劲。越干越快乐,越干越开心。劳累中,心中的目标在一点点走近,整洁的家在一点点呈现,内心的满足在一点点增加。也有抱怨,也有唠叨,也有烦躁。可转念一想,年是稀有的,日子却很多,什么事能大得过年?年像一位智者,微笑不语,款款而至,告诉我们怎样结尾、怎样开头。年末,要删,要除,要理;年初,要净,要新,要迎。
  扫家,疲惫的是身体,成长的是心灵。
  年味儿在哪里?就在那腊八粥、腊八蒜的仪式里,就在那洗涮打扫的忙碌里,就在那对联灯笼的喜庆里,就在那炮仗烟花的热闹里。曾经,我们以为这都是老辈人的“穷讲究”。而今,却明白,这才是现代人心心念念的年味儿。

王素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5期

  • 第2024-02-04期

  • 第2024-02-03期

  • 第2024-02-02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9期

  • 第2024-01-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