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走进襄汾县丁村,古老的村庄已是满满的过年气氛。写对联、贴窗花、拓门神、蒸花馍、烧火锅、跑旱船、敲锣鼓、演家戏……一个个传统民俗,缓缓拉开了年的序幕。行走在村里的青石板路上,红色的对联、窗花,震耳的锣鼓声,婉转悠扬的眉户唱腔,以及蒸花馍、烧火锅的香味,把人们的视觉、味觉、听觉全部调动起来,仿佛每走一步,都在搅动着年的味道和气息。
时序更替,春夏秋冬。春节在立春前后,和农事、农业、节令联系在一起,是农耕时代比较清闲的日子,也是一个关于春天的节日。对丁村人来说,它不仅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一场与天地的对话,蕴含着丰收、团聚、祭祖、迎春等内涵。作为天地间的生灵,丁村人遵循着自然法则,顺应阴阳交融、岁月律回之道,与万物共迎春的到来。
在积雪未融的小巷里,走向丁村7号院。年近九旬的陶富海先生就居住在这里。40多年前,正值盛年的陶富海先生来到丁村,从事文物考古和民俗学研究,现任山西省考古学会和民俗学会理事。在40多个时序更替中,陶先生走在丁村的每条巷子里,出入每户院落,观察、研究、探寻着民俗的密码,与这里的日常融为一体。
陶先生说,丁村有许多和年有关的民俗和神话传说,非常有趣:
每年腊月廿三,是传说中灶王爷和各路神仙上天的日子。灶王爷掌管灶间抛洒、节俭大事,每年这一天,要上天汇报工作。传说,灶王爷的坐骑为大公鸡,天不亮,丁村巧手的女主人就剪好褡裢放在大公鸡背上,特意为灶王爷准备干粮。还要赶集买糖瓜祭灶王爷,让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腊月廿三到大年初一,因为各路神仙上了天,为“百无禁忌”日,可以自由说笑,放松一下绷了一年的神经。大年初一交了子时,神仙们便顺着烟囱回来。一年一年,这个风俗流传着,为生活增加了许多趣味。除夕夜,大人总会对熬着“守岁”的孩子们说,再坚持一会儿,神仙们就快回来了!昏昏欲睡的孩子们便会精神一振,竖起耳朵仔细听,仿佛听到烟囱角真有铃铛响起来。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要摆好祭品接神,祈求神仙保佑家中平顺安康。
陶先生说,这样的民俗,接地气、有人情味,是生活中的期盼和约束,使人、神之间打破边界壁垒,建立了一种温馨的、浪漫的关系。
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走进一户人家,品尝丁村八大碗。丁村的八大碗,有8个凉菜、8个扣碗、8个汤类蒸菜,共24道美味佳肴,是当地人春节待客的最高礼仪。八大碗始自《诗经·小雅》,“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是农耕社会对劳动的礼赞和犒赏。主要烹饪方式为蒸和煮,蕴含着丁村人崇尚自然、和美与共的思想传统。“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调和百味,烹煮羹汤,是对“和”最好的诠释。品尝着热腾腾的八大碗,鲜美的滋味,让人油然而生对万物的热爱。春节是二十四节气的闭环、四季轮回的起始,所以,丁村人以24道菜肴,表达对天地的感恩、祖宗的追思。
丁村民俗里蕴含着人间大美,是生活诗意的结晶。
年节,对于丁村人来说,是一场与天地交融的仪式,古老的民俗,表现出人们对时光、自然的崇敬。在陶先生看来,民俗就是仪式感、敬畏感。人的行为就是仪式感,没有仪式,就不会有敬畏感。仪式和内容就是文化传承的枢纽。丁村民俗,将对年的隆重藏在细节里,释放愉悦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
春节更是一场全民狂欢的节日。临近腊月根儿,千里万里的游子都要顶风冒雪,回家过年。路途遥远,挡不住他们归乡的脚步。回到那一片锣鼓声中,端起一碗母亲亲手擀的臊子面,一颗漂泊的心才算安顿下来。无论在哪里,每个人都是春节的一个因子,赋予传统的年更多仪式感。
龙年即将来临。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作吉祥、勇敢、活力的化身。丁村东北方向约5公里,就是著名的陶寺遗址,是一处距今4300年至39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超大型文化聚落遗址。1980年,彩绘龙盘在此惊艳现世。灰褐色陶胎,盘底用红彩涂成圆面,盘身内,红灰相间的蟠龙围绕红色圆面盘旋,蟠龙身体上有似鳄鱼一样的鳞状斑纹,口衔穗状物,十分罕见。龙盘的出现,更加证明了这方土地是从时光深处走来,尊崇时序,民风淳朴。
民俗只有代代传承,才会焕发时代光彩。春节前夕,很多孩子走进丁村,进行研学活动。他们亲身体验捏花馍、跑旱船、贴对联、贴门神等活动,在巷子里奔跑、嬉戏,热闹又喜庆。
“和风细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一副副火红的春联绽放着丁村的年味,它尤为传神,也尤为乡土,带着欢喜的姹紫嫣红,晕染丁村人一年年的春暖花开。
崔海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