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链长制是一种创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经济治理模式创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制造业振兴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链长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围绕县域经济产业链链长制的实践,深入县乡调查研究,形成相关思考建议。
实践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实践。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仅能促进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重效益。稷山是农果业大县,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条件。但由于农林废弃物分散于大量的农果种植户中,缺乏有效组织,无法形成稳定可靠的供应,成为制约生物质项目投资的痛点和难点。国耀集团与稷山县、翟店镇政府协商后,决定投资24MW生物质发电项目,并共同建设农林废弃物收储运体系,以确保生物质能电厂稳定的燃料供应。发电项目投运后,稳定可靠的需求与收储运体系的运营,使农户分散的农林废弃物具备了价值。电厂年集中消纳当地果树剪枝及小麦、玉米等黄秸秆农林废弃物约30万吨,支付燃料费用1亿元,形成合作社、小微公司等为电厂收储、加工、运输原料的市场主体超过400个。每吨农林废弃物约300余元的市场价值,在市场作用下分配于农户、收储、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市场主体倍增,带来了远大于燃料费用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此经验基础上,国耀集团分别投运了临猗30MW和洪洞30MW发电机组项目,促成了当地农林废弃物收储运体系的建成,形成农林废弃物处置与生物质发电产业链,年消耗两地农林业废弃物约60.8万吨,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收集的秸秆为当地农民创收1.3亿元。该产业链建立的关键是电厂确定的燃料需求使市场形成了稳定的预期,是利用需求资源,聚集供给要素,建设新的产业链的鲜活实践。
县乡新能源资源建设虚拟电厂的实践。虚拟电厂模式鼓励分布式能源开发商、运营商、工商业用户乃至户用光伏农户相互聚合,通过村镇能源体、合作社、售电公司、微电网等多种方式进入电力市场,以虚拟联合方式聚合供给,使小而散转变为规模化。我省大力助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出台了乡村振兴光伏计划、建筑屋顶光伏计划等系列政策。但由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绝大多数为规模小于200千瓦的户用和公共屋顶光伏电站,数量众多、位置分散、单体规模小、建设环境复杂,缺少规模经济性、单位装机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项目备案流程烦琐、融资成本偏高、自发自用比例低等原因,未能更有效地调动屋顶业主投资建设光伏电站的积极性。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对接山西省能源局相关部门,开展提升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专题研究,输出建设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新能源电源的研究成果,虚拟电厂模式满足电网对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需求,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提升市场话语权,实现持续经营。
能源低碳高效利用招商引资的实践。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立足我国资源禀赋、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建立具有强大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稷山县果枣种植业发达,地方政府积极在果枣产业链方面延链补链,但能源成本偏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地方链长积极协调国耀集团等链主企业综合施策,为产业园区降本增效提供帮助。临猗县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清洁热能全力支撑工业园各大相关企业。比如,投资5000万元实施热电联产技改项目,形成50万吨/年的工业供汽能力,解决了工业园区食品企业扩大化生产的蒸汽需求瓶颈,实现对原有燃气等动能绿色替代的同时,使得食品工业能源成本每年降低3000万元左右,电力企业供汽增收1500万元以上。永济市政府拟招商引入锂电池隔膜项目,市政府协调能源链主企业,投资建设了从热电厂到工业园区的蒸汽管道,为招商对象提供了品质稳定、成本低的蒸汽资源,较燃气动能年可节约成本约3500万元。
启示
一是企业与地方政府合力打造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收储加工运输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带来地方市场主体倍增的实践,将链长制的实践引入了农村,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对接,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极大地拓展了链长制这一产业组织创新模式的应用空间,在县乡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二是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应树立产业链思维,重点关注链条不完善、配套不健全等问题,解决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地方政府应从产业链角度整体布局,比如,推动能源供给由天然气改蒸汽,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了低碳转型。
三是规模和实力是链主企业培育和选择的主要依据,但作为链长不能简单地抓大放小。分布式光伏主体多、投资小,但如果在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下,实现整楼、整村、整镇的产业聚合,也可以展现大作为。(作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