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武乡有杨名红星

  周末,整理家什,意外觅得一尘封许久的信笺,略带褶皱的信封上大大咧咧的字迹已模糊,但依稀可辨。那是20多年前一位山西小朋友的手札。拂去信封上落尘,轻启封口,4枚颇有年代感的细小树枝顺封口滑落,勾起了我一段过往的回忆。
  那年我参加工作,从第一笔工资收入中拿出20元,参加《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爱心活动,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圆“新学期新书包”的梦想。经主办方匹配,我与山西省武乡县一小学生结缘。小朋友来信说,他们那个村子叫王家峪,是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朱德总司令曾在村口手植一白杨树,如今已高耸云天、枝繁叶茂,树枝的截面皆嵌有一枚类似解放军帽徽的五角星……
  4枚小树枝便是随信所赠,托于掌心一看,确是如此。万分好奇,又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波谲云诡的物象所致呢?还是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工偶合之作?恰逢昔日同窗来家小聚,端出同大家分享品鉴,大家看了唏嘘不已,觉得是一种天人感应。有同学联系《白杨礼赞》一文,认为杨树乃灵性树种,能映射人的某种心愿或意志;亦有同学觉得是基因突变或者基因改良,但没有深研。毕竟大千世界,未解之谜多了去了。我将这神奇的小树枝随信封藏。
  后因乔迁新居,加之不擅长管理,竟不知将信件落于何处,每每念及颇有几分自责。直至今日翻箱倒柜,才在箱底寻获,神秘的树枝得以重见天日。我摩挲端详起这些寸余长的“尤物”来,即便历经岁月洗礼,更显斑驳和沧桑,但枝枝树芯仍初“星(心)”不变……
  笃信唯物论的我决定穷原究委,探求“五星树枝”长成的奥秘。求助度娘,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树枝的母体学名叫红星杨,系小叶杨树的一个分支。红星杨的小枝通常较粗,髓心多显五角形状。至于形成机理,科学的解释是:由于小叶杨小枝木质部生长缓慢,髓心受木质部挤压程度小,其五角形髓心保持完整,呈现清晰可观的图案。
  我将4枚树枝小心翼翼地归拢好,打算将其制作成植物展品。找出一只四四方方的透明有机玻璃盒子,洗净晾干,拿出少时制作植物标本的细致和专注,在盒里铺叠上数层不染色的吸水纸,上面再加铺一层薄薄的海绵垫,用剪刀裁出4个细长的空档,恰巧围成一个正方形。平整后,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树枝一一嵌入,固定后合上盒盖。在盒表面贴上标签,上书:武乡红星杨。
  半晌的时光,“失散多年”的“五星树枝”变身为一件精巧的工艺品,从此与我“不离不弃”。俯首细瞻,感慨由兹;再用手掌托起,陷入翩翩浮想——纵非英杰浩气所聚,也是造化神奇之功。

刘征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7期

  • 第2024-03-06期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3期

  • 第2024-03-02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 第2024-0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