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一碗牛肉丸子面

  牛肉丸子面是专属于临汾人的乡愁。不夸张地说,在临汾随处可见卖牛肉丸子面的店铺,比如白家的、十凤的,有的店更简单直接,招牌上就写“牛肉丸子面”几个字。饭点时往里看,基本都座无虚席。很多临汾游子从远方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先来一碗牛肉丸子面过过瘾。前几年有位朋友的儿子在英国留学,两口子还想方设法几经辗转给孩子寄去几袋真空包装的牛肉丸子面一慰乡愁。
  去年夏天,我在网上订了真空包装的薛老五牛肉丸子面快递给青海的朋友,深受他们喜欢。不过,我自己一直没尝过他家的面。那日听友人说起,有一回薛老五店里搞活动,排队吃饭的人在店门口的路上拐了个弯,那叫个长!这话激发了我的好奇,一定得去尝尝。
  那日中午11时50分下楼,出师大西门,奔着滨河路上的“薛老五牛肉丸子面总店”而去。路并不很远,但天冷得很,冻得脸疼。
  到门口,上台阶,拉开厚重的玻璃门,嘈杂的人声“哗——”一下扑面而来,店里食客满满。“老板,来大碗牛肉丸子面!”“老板,再加一份肉!”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目之所及,每张桌子都坐着人,还有很多人没座位,干等着。有服务人员不停地用话筒喊:请大家拼桌坐,扫码点餐。请为送餐车让出一条道!带孩子的请看好孩子,注意安全……
  人太多了,我一时看不清吧台在哪儿,先赶紧找座位。一个人,好凑合。很快我和3位小美女拼了一个桌,扫码点了中碗牛肉丸子面,要求微微辣,加牛肉和豆腐串,微信支付20元。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其间环顾四周,才发现旁边就是一个很大的开放式厨房。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里面十来个厨师有序地忙碌着,有配菜的,有捞面的,有派单的……厨房外,随时都有几个统一着装的服务员在等着送餐。再看身边,没找到座位的食客还很多,有位女士端盘凉菜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约莫20多分钟,面来了。兰花花碗、黄生生的面,碧绿的香菜飘在热辣辣的红油上,红红的牛肉片看起来量不少,我特意搅了搅面条,翻出压在面底下的豆腐串,咬一口,饱吸汤汁的豆腐串让味觉层次更加丰富。然后吃面,小口小口吃,吃快了担心辣喉咙,也怕汤汁溅到衣服上,全是红油,不好洗。一边吃一边吸溜凉气。因为入口食材又烫又辣,在齿舌间翻滚,感觉舌尖微灼,但爽!
  不断有客人“涌”进店里,同桌的小美女还没吃完,已经有两位帅哥守在一旁点好餐排队等着翻台了。
  用筷子挑几根面条小心翼翼送入口中,筋道,有嚼头。以前我以为牛肉丸子面主打的就是牛肉丸子,后来发现牛肉是牛肉,丸子却是面丸子。经过长时间熬煮,丸子软嫩滑口,牛肉酥烂香醇,碗里的食材都裹着浓厚的汤汁,入口热烈厚重,只是我还不敢就着碗沿喝汤,那汤据说是混合了特有的香料和中草药秘制的高汤,浓稠得简直就像火锅底料,吃着还得不时地用纸巾擦嘴,否则不雅观。
  一碗面吃完,同桌美女已走了两位,两位帅哥落座,面前剥了一排白生生的大蒜,一心一意在等面。我赶紧腾座,推门出来,原以为会把鼎沸人声关在店里,没想到出门一看,居然有人露天坐在数九天的刺骨寒风中等吃面。就这,下楼时,仍有红男绿女络绎不绝地往店里走。
  肚里有食,身上不冷。尤其是刚吃完一碗香辣的牛肉丸子面。回单位的路上,围巾松松地搭在脖子上,竟觉周身热乎乎的,回到办公室,后背还微微出了些汗。
  高寒须嘴壮,唯辣可驱寒。长年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临汾人爱吃牛肉丸子面,可能为的就是这口香辣。只是,听说在临汾开一家火一家的牛肉丸子面店,一出临汾就歇菜,真是没道理可讲。
  管不了那么多了,天寒地冻,吃一碗汤味醇厚、面条筋道的牛肉丸子面,再涮些豆腐串毛肚麻花,那滋味,真叫个爽!
  不信,你来临汾吃一碗试试。

董亚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12期

  • 第2024-03-11期

  • 第2024-03-10期

  • 第2024-03-09期

  • 第2024-03-08期

  • 第2024-03-07期

  • 第2024-03-06期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