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创新路径

  

贾旻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紧密对接我省“产业地图”,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职业教育领域遴选成立了11个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加强对专业镇急需紧缺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专业镇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我省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尚处探索阶段,仍有许多待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五链融合”: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逻辑。特色产业学院是新型产教融合型组织形态,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过程中,被我省视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希望通过产业学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特色产业学院通过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进而实现以人才价值链提升产业价值链的终极目的。其中,产业链和教育链位于两端,人才链是核心,创新链是驱动,价值链是根本。根据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对系列人才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教育设计,通过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进专业课程、创新教材形态、探索新型课堂模式,真正做到“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从产业需求端反向推动职业教育供给端的改革。人才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交织在一起,在学校、企业两个时空场域之中获得全链条成长与构建,涵盖前期培育、中期使用、评价以及后期培养,确保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增值,最终形成一批顶尖人才领衔的“雁阵型”专业镇产业人才集群。创新链是实现我省基础产业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的原始驱动力,既镶嵌于产业链各个环节中,更借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循环。创新链条中的创新主体既包括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高地,也蕴含企业生产与成果创新基地,同时还涉及到政府、第三方政策创新与生产过程创新保障。在上述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过程中,完成人才价值链的培养,最终结束于产业价值链的实现。
  “1+2+N”: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我省特色产业学院是由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企业与政府联合组建的,如何实现不同组织机构互动联动发展,进行一体化专业设计与人才培养?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指特色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以服务产业需求为逻辑起点,承担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创新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是核心,特色产业学院面向专业镇特色产业,以培养专业镇本土人才为主,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我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条现代化水平提升;发挥学校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优势,通过技术研发、技能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专业镇产业相关企业技术升级、产品研发、工艺流程改进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2”指特色产业学院建设面临的两对矛盾,即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公益性与逐利性的矛盾。如何有效化解这两种矛盾冲突是特色产业学院能否顺利运行的根本。从目前我省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来看,参与主体中既有公办学校、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也有民办学校、私营企业,属于不同属性资本的混合办学,由此产生组织属性差异及其不同利益诉求。“N”指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即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以及注重建设成效评价等。特色产业学院是充分整合政行企校资源基础上,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建平台、共育人才。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专业认证对接行业标准,结合专业镇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依托校企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入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不断优化产业学院建设过程。
  “政行企校”协同行动,“产学研创”一体育人。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路径选择。我省特色产业学院目前是依托职业学校优势专业的虚体机构,以实体化方式运行,可采用“政行企校”协同行动、“产学研创”一体育人的建设路径。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学校主导作用,以专业镇所在城市为节点,以依托行业为支点,以关联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主导作用,共同培养专业镇建设所需产业人才。“政行企校”协同行动势必要突破组织属性与文化差异,打破教育、产业与社会场域空间割裂,发挥资源优势互补功能,降低产业人才培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要发挥政策资源优势,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与统筹协调;行业要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做好资源统筹与产教协同发展规划;企业和学校作为办学育人主体,发挥经济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育人优势,做好专业、课程、师资、基地共建共用共管的多主体组织架构,探索理事会、管委会等治理模式。特色产业学院是基于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联动的“产学研创”一体化育人探索。产学研创深度融合还需要依托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等,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实现协同与集成发展。(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18期

  • 第2024-03-17期

  • 第2024-03-16期

  • 第2024-03-15期

  • 第2024-03-14期

  • 第2024-03-13期

  • 第2024-03-12期

  • 第2024-03-11期

  • 第2024-03-10期

  • 第2024-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